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赢得更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

2014年09月28日 18:29 | 作者:新华社记者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人民共和国制度特征就是主权在民,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说,从封建皇朝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新中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这是一个颠倒乾坤的巨变。

  对于当家做主,青年农民工朱雪芹也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1994年的一个清晨,她扛着蛇皮口袋,坐上大巴车第一次到上海,落脚一家服装企业。让她想不到的是,14年后,自己能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第一位农民工代表。

  2013年,朱雪芹再次当选时,同她站在一起的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从2人增加到30人,他们的背后是中国2亿多农民工。

  这是朱雪芹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第七个国庆节,她打算利用假期去看望一些农民工姐妹们,了解她们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情况。

  “7年来,我提了17份建议、1份议案,涉及农民工的方方面面。”朱雪芹说:我要为他们代言。

  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废除保甲制度、实践“人民民主管理城市”理念的居委会制度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人民当家做主成为社会主义中国鲜明特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

  一切为了人民——中国情怀最动人的实践。

  “恢复高考消息传来,我顿时看到光明,好像黑夜行走,突然找到方向。”

  1977年,唐长红已在陕西蓝田农村劳动多年,他白天种地、修路、打土坯,晚上在煤油灯下挑灯夜读。那年冬天,包括唐长红在内的全国570万青年,带着积聚了十年的饥渴和梦想,从四面八方涌向久违的考场。

  如今,唐长红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他说,我的梦想就是航空强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国运。

  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包产到户,激发了亿万农民创造的激情;开放搞活,打开了财富涌流的闸门……家与国,国与家,在中国情怀的生动实践中造就彼此的辉煌。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从革命老区到国家级贫困地区,从洪涝灾区到地震灾区,处处留下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足迹。

  ——从免除“皇粮国税”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促进就业规划出台到义务教育法修订,民生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一步步提高。

  ——从农民工到下岗职工,从农村留守儿童到烈士遗属,一项项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的举措相继落实。

  ……

  65年间,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中国人民生活划出了一道急速的上升曲线。中国式开发扶贫,让中国农村2亿多人脱贫,为世界所惊叹。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实行新标准后仍有约1亿贫困人口;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但每年仍有2500万城镇劳动力等待就业;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还有超过1200万户城镇低收入群众居住在各类棚户区。收入分配,更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公平之处;群众创业,仍面临相当多有形的门槛、无形的障碍……

  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大力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剑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领域,一以贯之的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人民情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喜好诗文的汪昔奇,国庆前夕,这样描绘自己的“中国梦”:

  我的祖辈有个梦,没有列强凌辱,没有封建压迫……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挺起了脊梁骨;

  我的父辈有个梦,不再忍饥挨饿,不再穷困窘迫……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辈也有一个梦,那是一个中国梦,世界自由进出,世间万国通衢……中国人民雄起来,中国人民圆了强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深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行进在中国道路上,与祖国共同成长进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共和国“人民至上”情怀的最好注解。

 

编辑:付鹏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 中国道路 中国情怀 中国希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