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国土部:我国超10万矿山累计毁损386万公顷土地

2014年10月09日 09:08 |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我国矿区复垦率15%,远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振琪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的现有资源开发是“先破坏、后治理”,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大量耕地荒芜;忽视环境容量和环境成本的“有资源就开发”、经济可采未考虑环境因素,超越了环境容量;而单一追求产量的超强度开采,更加加大了环境的扰动。只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势必忽视区域和谐发展。

  “矿山不论是建设中的美化还是建设后的恢复,任务都十分艰巨,中国目前迫切要求矿山走绿色矿业发展之路。企业应该认识到粗放式开发、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刘玉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而在白中科看来,绿色矿业建设的环境基础是土地复垦,如果能对全国被损毁的1.3亿亩土地进行复垦,不仅可以大大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用地保障。但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5%,远低于国际上50%—70%的平均水平,欧美国家目前更是达到80%以上。

  “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是一个矛盾体,要破解这一矛盾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中,遵循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消化旧账、不欠新帐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评价室副主任张进德告诉记者。

        1. 1万个矿山所需治理经费约600亿元

  “2013—2015年,通过实施全国‘矿山复绿’行动,全国共需治理矿山数量约1.1万个,需治理矿山面积近3万公顷,所需治理经费约600亿元。”张进德说。

  由于矿山生态修复潜藏的巨大市场前景,已吸引不少优势企业参与其中。

  据悉,近年来,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在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营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热情度在不断提高。

  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涉足生态修复业务的企业之一。东方园林生态环境修复事业部总裁范天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公司为矿山治理进行“有灾消灾、有污治污 、土地复垦、生态恢复、景观再造等”系统性设计,其与吉林、天津、江苏等的项目建设方实施“边开采边修复,边堆砌边修复”方案,可以系统解决开采过程中的地灾、水土流失、粉尘污染以及资金配套等一系列问题。

  科霖尔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矿山综合粉尘治理方案可以使60%以上的粉尘量被吸附抑制。“如果技术得以推广,像某些企业因为防止粉尘扩散而密闭封尘,又因此引起尘肺病增多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科霖尔环境科技市场总监申法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胡振琪介绍,目前全国煤矿土地破坏面积占全部矿区破坏面积的80%,这意味着未来矿区土地生态修复的主战场将在煤矿领域。“这一领域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已十分成熟,仅中国矿业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就完成了50余项自主研发成果。”胡振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矿山环保治理将有望加速进入产业化应用。

 

 

编辑:顾彩玉

01 02

关键词:国土部 矿山 土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