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警惕!数字网络技术正在泄露你的隐私
解决隐私安全只能依靠人
隐私安全是社会性问题,尽管有技术诱因,但最终解决却只能依靠人。面对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这种固有倾向,维护个人隐私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抵制。
首先,媒介研究者应持续揭示数字网络技术的信息泄露隐患。“形式决定内容”是媒介技术研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任何传播技术在发挥功能的同时都隐藏着如何发挥功能的内在法则,仿佛“看不见的手”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研究者要坚守特有的批判和反思立场,将数字网络技术侵犯个体隐私的事实揭示给公众,提醒人们注意。
其次,媒介运营者在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中需要明确指出用户行为可能带来的隐私威胁。数字网络运营商的核心诉求始终是吸纳大量用户,刺激他们参与一次又一次的信息暴露实践。当用户使用某项网络服务时,如果这一服务的背后伴随着隐蔽的信息泄露,运营商有责任对用户予以提示。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吸烟有害健康”标语一样,应在认知层面提高用户的警戒性。
再者,媒介监管者要诉诸政治与法律、文化手段,通过保护个体正当权益来强制性规范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隐私权”内涵的演化,还是“遗忘权”概念的提出,抑或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删除”行动的具体实施,都是文化与技术抗争带来的进步。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也没有从一而终的文化,寻求二者的平衡和适应才能带来健康的信息生态,才能更好地维护个人隐私。
最后,媒介使用者要强化自身素养,从盲目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理性的主动把握者。在目不暇接的网络应用更新中,用户往往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追随互联网变化的脚步上,而对自己的网上行为缺乏冷静的理性思考。社交媒介下的“自我暴露”,就是用户因渴望社会化交往、追逐自恋文化而上演的一场无视信息安全的盲目狂欢。因而,提升自我在网络时代的信息素养,重新掌握对于媒介使用的主动权,对网络生活展开批判性反思,是数字网络时代每一个媒介使用者需要具备的修养。操瑞青(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网络 隐私 泄露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