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构建国家叙事的视觉美学
——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策划与研究
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国画)叶浅予 中国美术馆藏
21世纪,对于国家美术馆而言,正在与社会构筑新型关系。面对世界“多维度”“多边界”“多规模”的艺术格局,其角色已不仅仅是保存、陈列美术作品,而是由之发展到诠释相关文化,强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其中,“国家叙事”的大型展览便是其重要一环,它既是国家美术馆关于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策划与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发现与探索艺术中国气派的一条必经之道。
“国家叙事”的目标是从宏观上实现大型主题性展览的艺术新境界和文化新高度。对此,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丹青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提供了例证——近300件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被转换为史诗般的视觉叙事,以三大主题篇章的形式,让观者深切感受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等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彰显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自身的时代发展与艺术特征,与观者产生共鸣。
作为一个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的策划。像“丹青中国梦”这样的国家重大主题性大型展览策划和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美术馆担负的几大重任之一。如何在策展与研究中树立起具有中国文化历史精神的“国家叙事”的意识,构建起重大主题性展览的新型样式,使其成为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艺术大展,实现国家美术馆的作用,对于当下中国美术馆的学术研究和策展功能而言,都是需要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50多年来,国家重大主题性展览策划与研究的成果凝聚着中国美术馆几代学人的智慧与梦想。在这漫长的探索与积累过程中,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构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重大主题性展览的国家叙事方式。
第一个阶段,由于建馆之初藏品不足,中国美术馆以面向全国征集参展作品和直接以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名义举来办展览。如1962年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后称“第三届全国美展”),1965年至1966年举办的“‘泥塑收租院’展览”,1979年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美术作品展览”等。这一阶段,虽然中国美术馆很难对展品进行主动选择和研究,但是代表国家收藏的中国美术馆有意识地开始入藏相关美术作品,比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获奖作品等,以充实其对重大主题性相关作品的收藏。
在此基础上,到第二个阶段,中国美术馆便以馆藏品陈列的方式形成展览内容。以1965年至1966年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馆部分藏品陈列”为开端,相继推出了“新兴版画60年陈列”“战争·和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馆藏作品陈列”等国家大展。这一阶段,中国美术馆对藏品选择和研究的主动性有了进一步加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主题性 国家富强 展览策划 叙事方式 美术馆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