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密集恐惧” “脸盲症”:听起来时髦也是病

2014年10月21日 09:15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恐惧多表现为眩晕、心跳加速等

  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表示,每个人的恐惧症状表现略有差别,但总的来说,在人们的恐惧反应中,都会包括这几种:眩晕、心跳加速、颤抖或其他身体不适表现;恐惧及惊慌;无法从所畏惧的环境中转移注意力及逃离环境急切欲望。

  综合国外相关报道及文献,一些心理学组织的分类对于恐惧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特定恐惧(对特定物体或环境的恐惧,包括四个类别,动物、药物、自然环境及某些环境,如高处、电梯、驾驶等)、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害怕到公共场所或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幽闭恐惧症(对封闭空间出现恐惧心理的一种心理疾病)等在内的一系列疾病都属于这个范畴,即焦虑的一种。其中,社交恐惧是指在众人面前会有一种极为强烈的尴尬感,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们往往害怕在众人面前完成诸如吃饭、说话等,如果不经治疗,社交恐惧症会愈发严重,而我们常说的密集恐惧症只是其中一种病症表现,即人们置身于某种事物密集出现的环境中时会产生恐惧情绪。

  需经专业人士诊断,治疗以行为疗法为主

  恐惧症的治疗仅能通过专业的精神健康专家借助临床技能且参考特定标准进行。据了解,目前两种比较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疗法与行为疗法。很多临床医生更倾向于首先尝试行为疗法,仅在需要时借助药物。

  而在行为疗法中,最为普遍接受的行为疗法之一为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者与患者共同处于所恐惧的环境下,并通过改变患者的一些想法来改变恐惧反应,这种暴露疗法是目前对于恐惧症的疗法中是最为普遍的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疗法则主要会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也有人发现了替代疗法及放松疗法等,但这些方法仅可以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进行,也有一些恐惧症会随着时间更加严重。

  ■ 不可不知

  “脸盲症”由脑部受伤所致

  除了各种恐惧症之外,“脸盲症”也是人们不陌生的词汇,更多时候,普通人口中的脸盲症指对人的面部特征并不敏感,刚刚认识的人可能在第二次见面时又成为陌生人一般,或者要通过面部特征以外的其他特点来识别周围人,又或者觉得周围大多数人都长得差不多,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严格来说,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用法并不恰当,与疾病真正所指有较大差距。脸盲症是一种疾病,由脑部受伤所致,严重时对于亲近的人也无法通过面部特征进行识别。

  陈海波表示,脸盲症也被称为面孔遗忘症,而人们经常用到的“脸盲症”并不是医学上的面孔遗忘症。具体说来,面孔遗忘症只是一种症状表现,究其原因,与先天因素无关,主要在于人体大脑顶部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之后,进而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其中,记不住人的面孔便是一种表现。这种疾病的症状特点在于,患者单独通过面部无法辨认,即便是非常亲近的人,也如同陌生人一般,无法认出。“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借助声音仍然可以进行识别。”

  临床中极为罕见

  至于面孔遗忘症的治疗,陈海波表示,要针对发病原因,因为多种原因都可能使脑部受到伤害出现,举例来说,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等)便有可能导致面孔遗忘症。

  陈海波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孔遗忘症仍属于比较罕见的疾病,临床中极为少见。“我在临床中还没碰到过这样的病例,一些文献及报告中会偶尔出现,我曾经在国内的一些报告中看到过几个关于这类疾病患者的介绍。”(记者 张秀兰)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时髦病 密集恐惧 脸盲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