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慈禧的书与画到底如何
慈禧《牡丹富贵图》,作于1896年
对于书画收藏而言,我们可以简单地区分为两类:一是书画名人,即因其书画出色而扬名。收藏他的书画作品,目的就是收藏他的艺术;二是名人书画,就是他的书画不怎么样,因为人有名,所以别人才会去收藏其书画。这种行为的本身,显然与艺术无关。
过去的收藏家对慈禧书画的态度,大致上属于第二种类型。
慈禧的名望与权力
从慈禧的生平上观察,她的书画成为社会收藏品,肇始的年代应该在1861年以后,而从各个博物馆收藏以及市场上流转作品的情况看,也可以得到这种判断的印证。
慈禧自1852年入宫,赐号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帝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继同治帝大统,为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4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也就是说,到了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以后,她不光有了“圣母皇太后”的名望,更拥有了主宰国家命运的大权,并且把自己的所谓书画,当做是一种恩典的赏赐品,慈禧的书画才开始在社会上多了起来。而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趋炎附势者,他们不仅把慈禧的书画当做炫耀自己的资本,更是一种类似护身符之类的东西,于是慈禧的书画成为了珍贵的收藏品。
慈禧《功名富贵图》,作于1904年
慈禧的书与画
慈禧的书法与绘画水平到底怎么样?这是书画收藏与鉴赏的关键——因为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慈禧书画的特点,寻找到“标准器”,才能甄别慈禧书画的真与伪。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慈禧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2日用朱砂墨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此可窥慈禧亲书的真实面目。此经文其字结构呆滞松散,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属于初学墨书的水平。
至于慈禧亲笔绘画,可见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慈禧“蓼花螳螂”画稿,画上有老师所作的批语,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处”、“好”、“有笔意”等阿谀之词。然而细审其画,同样属于初学者的水平;蓼花几如断枝枯叶,枝与枝之间杂陈不接,叶与花零乱,其用笔畏缩迟疑,全无功力;一只螳螂也画得离骨岔气不合章法。由此可见,慈禧的绘画能力还远没有达到独立成画的水平。
由此可见,实际上慈禧本无艺术才华,又养尊处优,不肯勤学苦练,所以她的书法也好,绘画也罢,始终处于一种初级水平,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
作为“圣母皇太后”的慈禧,显然是要面子的人,鱼与熊掌皆要所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位代笔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慈禧 书画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