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楼市入冬,房企巨头都在干什么?
做电商、卖粮油、拍电影……时间如果倒转5年,你恐怕很难把这些模式与“高大上”的房地产企业联系起来。
彼时中国楼市正坐享“黄金时代”,在以投资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大背景下,呈现着一番欣欣向荣之象,囤地、盖楼、坐等抢购……
然而从去年起,在调控政策持续发酵和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房地产企业利润率开始急速摊薄,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白银时代”宣告来临。
暴利渐远,房企面临生死考验
日子好不好过,数字最有说服力。据统计局数据,前9个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6%,在销量回调的同时,库存并未减少,截止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月增加988万平方米。
卖得少,库存高——这正是当下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集体困境。
随着居民基本住房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快速建筑快速销售的模式已到拐点,商品房市场已不再是原来那个“饥饿”市场。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新房和旧房成交比例超过1:1,此数字超过1即表明市场接近饱和。
一方面,“大跃进”期间,开发商的大规模投资,已在近些年形成结构性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居民需求热点已从“住上房”变为“住好房”,“提供住所”的老思路已不适应市场出现的新需求。“饱和”,已经成为悬在房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GDP的重要助推器,房地产市场的冷暖亦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直接体现。
随着“强刺激”、“重投资”的发展模式终结,中央已不再为GDP数据后面的那几个0.1苦苦纠结,对于房地产市场遇冷也愈加宽容。因此,期冀如同2009年那般,通过政策刺激再次“跑马圈地”并不现实,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调控政策将更具有针对性,房地产企业很难再掀起新一轮“大跃进”。
困局之中,暴利时代已然不在。从已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51家房企来看,近5成净利出现下滑,超3成预亏。
主动求变或被动等待,或许已成为生与死的问题。
编辑:罗韦
关键词:房企 巨头 转型 市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