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两高:生产销售毒害孕产妇、婴幼儿假药等将重罚
医务人员销售假药将从重处罚
【典型案例】2007年至2013年,乡村医生付某先后购买假药1000余盒,并将其中800余盒假药销售给病人,非法获利2万余元。2014年,江西铅山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销售假药罪判处付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3万元。
【点评】付某因为是残疾人,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被从轻判处。但今后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销售假药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
韩耀元表示,司法解释之所以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销售假药将酌情从重处罚,主要考虑到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行为的危害性比普通人更大,因此,司法解释将这一情节放到了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7种情形之中,旨在有效防止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成为假药流通窗口。
此外,司法解释还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了明确定义,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劣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都将被认定为“销售”。
“解释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销售行为明确予以规定,有利于加大对此类主体销售假药、劣药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韩耀元说。
“情节特别严重”规定更为详细
【典型案例】2009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两名女性糖尿病患者服用“糖脂宁胶囊”后出现疑似低血糖病并发症,相继死亡。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两人所服用的胶囊为假药,是通过义诊形式向前来咨询的患者私售的。随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2010年,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李某、付某无期徒刑,并分别处罚金40万元和15万元。
【点评】近年来,假疫苗、假胶囊等致死、致残案件屡现报端,假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司法解释确定了“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标准。其中,致人重度残疾的;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造成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十人以上轻伤的等8种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编辑:罗韦
关键词:假药 生产 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