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银器收藏文化展呈现永不消失的光泽
俄罗斯银边大水晶盘 个体硕大,水晶雕刻纹饰线条流畅优美精细,凸现俄罗斯艺术风格。
“2014永不消失的光泽银器收藏文化展览”将于11月26日起,亮相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寺街北京天雅珠宝城。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梦祥纯银有限公司、天雅珠宝城、易拍全球科技有限公司、大象拍卖公司联合主办,并将列入《第26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
银器群体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它们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中国兴起收藏热以来,银器收藏文化正在受到各界重视,成为中国收藏文化活动的新的亮点。
据资料显示,银器已有约七千年历史,在经济、科技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重要意义。而且,在今日,银器体现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也可说明,银器在当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由于银器是由贵金属制成,因而早期一直被统治者和宗教上层所拥有,造成了社会各界对之尚不十分了解的状况,但事实上,它的重要意义和景泰蓝、玉雕、瓷器等中国传统工艺品一样不分伯仲。保护我国的白银文化,推动白银文化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据悉,此次共展出九位收藏爱好者的约200件精美展品,其中还包括英、俄、法、日等国的银器藏品。共分为银雕艺求品、生活用品、饰品三大类。其中,还包括一些国家具有博物馆级藏品的珍罕品和一批较为难收藏到的俄罗斯真品,如银雕《胜利者》、银边镶水晶大果盘等,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特别值得一看的是,保存到今日的为数不多的新中国制银器。
当前,银器收藏文化活动仍处于初始阶段,其市场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此次“2014永不消失的光泽银器收藏文化展览”的举办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中国银银器收藏家的各种古今中外银饰器皿,其精致有,都揭示了白银所具有独特魅力。展览会不仅宣传银器收藏文化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前景,并期在今后促进银嚣收藏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白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凝注着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也印证了我国历史文明的发展。梦祥向创立之初就以推动中国白银文化为己任,多年来持续投身于社会各领域,极力宣扬我国的白银文化事业。
据悉,此次“2014永不消失的光泽银器收藏文化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其也是白银之路上的又一次崭新的探索。
新中国时期制作,十分少见。制做十分规范,可见为老银匠制作,款为天津金饰店 纹银。
中华民国制银镀金福寿镶绿翠手链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银器 收藏 北京天雅珠宝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