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防性早熟禁食名单热传 根据临床经验尚未经过检测
性早熟也分真假,真早熟会提前“激活”青春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任榕娜说,性早熟也有真假之分,那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真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能产生生殖细胞,具有可生育能力。”任榕娜介绍,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被启动,可导致第二性征和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而假性性早熟是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其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疾病触动青春发育的“开关”所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性早熟95%为特发性性早熟,男孩多数有病因。
真性性早熟症状较为典型,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
儿童营养要多样均衡,吃水果应常换品种
任榕娜说,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特别是环境中激素的来源,既有反季水果、养殖的鸡、鱼等食物及药物,甚至有的化妆品、洗涤产品中也含有激素,这都使孩子们猝不及防就被身边潜伏的激素“包围”了。
对于“环境雌激素”,范志红解释,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的确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因此,不少国内医生甚至建议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等各种建议,外国医生则建议素食主义等。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患儿提出一些食物防病的相关知识,但不能刻意强调某几种特定食物,反而会舍本逐末。想让儿童吃出健康,讲究的是在一个时间段里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
专家建议,一旦有性早熟症状,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总体来说,不要胡乱怀疑饮食,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真性性早熟患儿。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环境中存在的各类激素,包括带激素的食物,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
例如最常见的水果,如香蕉就含有植物激素。没有植物激素,任何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管是否人为施用外源激素,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任何一种植物如水果、蔬菜、粮食等,都会摄入各种激素。不过,植物激素能够并且也只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对于儿童来说,它们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
但是,过量的激素摄入等原因,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因此,不提倡给孩子吃反季节的水果,不要盲目购买色彩亮丽、形状奇怪的水果。最好多给孩子吃自然成熟的、营养均衡的应季食品。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在给孩子吃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而且要讲究食品的多样化,不要老给孩子吃一种水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少让孩子接触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洗涤产品等。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性早熟 禁食名单 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