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呼格案”唯一在场者37岁依然单身:呼格吉勒图不是流氓、杀人犯
原标题:“呼格案”唯一在场者:常被人认为同样不是好人
我出生于农村,在儿时的世界中,“去城里”是再兴奋不过的记忆。进城购物要经过县礼堂,如今再回家乡,觉得那里怎么如此破败,一点不似儿时印象中威严肃穆。
为什么说威严肃穆呢?因为有几年,县里的“公审大会”会定期在那里举行,也就是拉着一卡车的“罪犯”,每个人五花大绑,剃着光头,胸口还会挂一个大牌子,用潦草的毛笔写着所犯的罪行。
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在小孩子的世界观里,热闹总是好的—还有受害者家属拎着菜叶子鸡蛋什么的挤在人群中,待旁边的判官朗读完某某罪犯的判决后,伴着撕心裂肺的哭喊,甩着胳膊往卡车的方向扔。但因为中间隔着县礼堂的铁栅栏,距离也很远,所以大约都是扔不到的。围观群众,如我的母亲,通常会说上几句宽慰的话,或是愤愤地骂“这群天杀的王八蛋,不得好死的东西。”
所以在那时候我的脑海中,铁栅栏那头卡车上连头都抬不起来的“罪犯”,都是十足的大坏蛋,都该被拉到一个大人们说的神秘的地方一枪毙了。
现在回想起来,发现那几年正值“严打”时期。
配角的命运
等长大一些,明白了“人权”、“尊严”、“法治”这些以前绝对不会去想的概念,才觉出儿时那被铁栅栏分隔开的世界,也许并没有当时的我所想的那么非黑即白。
呼格吉勒图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栅栏另一侧的人被一枪毙了,而随着案子的走向与转折(案件进入再审程序),活着的人跟着备受煎熬,甚至搭上一整个从案发伊始就彻底被改写的人生。
闫峰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严格的说,他只是呼格吉勒图案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18年前,作为该案唯一的在场者,他对警察说“呼格吉勒图是好人”,警察不信。之后,他对身边的人说“报纸上说的都是假的,骗人的”,身边的人不信。再之后,他看报纸上说呼格吉勒图指甲缝里有死者的皮屑,血型也与死者的吻合,于是他去修正自己的记忆,觉得“可能就是他吧”。直到9年后赵志红落网,在人群中夹起尾巴做人的闫峰又笃定,他的记忆是对的:呼格吉勒图不是流氓、杀人犯,而他当然也不是杀人犯、流氓的朋友。
而对于一个城市底层青年来讲,十八九岁正是决定命运的年纪。对如今37岁、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家庭、没有新朋友的闫峰来说,18年前的呼格吉勒图案,就是他人生里面那只蝴蝶翅膀,稍动一下,之后的一切都不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
难以修复的破坏力
采访过程不是特别顺利,因为我能感觉他对自己的刻意封闭,他说自己的圈子都是儿时玩伴,很难结识新的什么朋友,因为这让他觉得安全。整个采访过程,这句话让我最难过,案发之后的几年,闫峰一直被身边的人指指点点,觉得他“同样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处处遭遇提防。
18年前那起62天就匆匆了结的命案,让呼格吉勒图失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也夺去了闫峰这个旁观者理直气壮地活着的资格。
最近再重去回想儿时公审大会的场景,想着当年呼格吉勒图或许正是万千挂着“罪犯”牌子的一员,一股神秘的力量把人群分隔开,好的在栅栏一侧,坏的在栅栏另一侧。这股神秘力量不在日光之下,不为普通人所监督,想想便不寒而栗。
所幸人说,18年一个轮回。假设真如此,灵魂也该有新的路途了。只是对于活着的人,日子就这样,好比一盆开水泼进人生里面,过了几年说有可能泼错了,但是如今再给你美酒或清泉,皮开肉绽的肌体是怎么也回不去了。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呼格案 呼格吉勒图案 闫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