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教科书中的英雄偶像

玉荣:当年的草原英雄 现今的政协委员

哪里需要姐妹俩 姐妹俩就出现在哪里

2015年01月13日 16:2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2_副本

  冲突中的思考

  50年来,玉荣最不陌生的事情就是反反复复讲自己的故事。

  1964年3月12日,新华社播发通稿《暴风雪中一昼夜》,同时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一时间,龙梅、玉荣成为全国典型人物,她们的感人事迹相继被改编成话剧、电影、京剧……他们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代名词。

  玉荣说:“党和人民一直没有忘记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站出来,给青少年讲述我们那一段经历,目的是通过我们的人生感悟、体会,跟当代青少年探讨人生的价值。”

  有时候,会有人问玉荣:“当初你们遇到暴风雪,为什么不把羊群丢下?”玉荣的大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也这样问过玉荣。

  “我就说,如果你们在那个年代,你们也会这么做。那个年代,这群羊是国家十分宝贵的财富,是集体的财产。作为一个人,不能光顾为自己活着。”玉荣这样回答她的女儿。

  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人民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当时姐姐龙梅辍学,妹妹玉荣还没有上学,家庭教育对他们影响很大。“那个年代的人特别单纯,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个年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现在这种观念也不过时”。

  “一个人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从小树立的——不能只以‘我’为中心,遇事躲着走。我从小致残,但是组织上给我安上假肢,送我们回到家乡治疗,后来又送我们上大学、工作,成家立业。”玉荣也曾设想过很多假如,“一个家庭里两个孩子都被冻伤了,如果全靠这个家庭来承担,很多东西只能放弃。我们姐妹俩得到了很多人得不到的荣誉和待遇,所以一定要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报祖国,回报家乡。这种心理、心态从小就有,根深蒂固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到了今天,不同价值观带来的冲突甚至质疑,在玉荣看来,都很正常。尽管价值观多元,但在近年来出现的大事上,如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灾害等,在年轻人身上展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境界是“高贵的品质”。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玉荣说,有些事情不能完全怨年轻一代,责任在全社会,整体社会氛围不好,对青少年成长就不利。“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特别单纯,遇到事情,情不自禁地帮助别人。但是现在风气不太好,影响面又大,年轻人肯定会有顾虑。青年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把握,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在玉荣看来,当下的年轻人跟六七十年代相比,理想、信仰的缺失是最大的问题。“我不反对追星,但是如果只追穿戴、打扮,有啥意义?这些在成长当中起不了作用,应该学习的是明星成名背后的那种锲而不舍的努力。”玉荣说,有些青年盲目追星的行为她实在理解不了,“明星也有正常生活、工作的权利,正常生活、工作的权利是不能用来炒作的”。

  不过,玉荣也在想,“有些东西,让明星去给现在的年轻人讲,效果可能比我们讲要好”。

编辑:薛鑫

01 02 03

关键词:玉荣 龙梅 草原小姐妹 内蒙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