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2014年四川省政协创新工作模式 助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2015年01月23日 16:04 | 作者:钟振宇 杜蕾 |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聚焦生态:“把四川列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地区”建议直报中央

  四川民族地区大多生态脆弱,又是水电等资源密集开发地区,如何破解“资源被拿走,留下污染和生态破坏”、“财富被拿走,留下贫困和民生艰难”等难题,省政协去年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

  去年初夏,省政协联合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四川省委到攀西民族地区开展“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联合调研。委员和专家建议国家加快资源补偿政策研究,把四川列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地区,配套相关扶持措施。通过试点,为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打下基础,为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同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

  致公党中央将这次调研形成的报告报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通过意见建议,促进四川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开发更加有序。

  把单一的资金补偿转变为对口协作补偿、逐步让“输血”式补偿转变为“造血”式补偿、发展特色产业要让当地百姓参与进来……短短3个月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阿坝州等民族地区,实地了解当前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继续为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生态补偿机制建言献策。

  省委主要领导收到上述相关调研报告后,认为对策建议“颇有见地,所提建议极具建设性”。此外,省政协去年提出构建我省藏区“国家雪山、草原公园”和攀西地区“阳光康养产业”集群等建议,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相关部门在编制三州“十三五”规划时给予充分论证。

  聚焦教育:“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成关注热点

  去年初,省政协在提供给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的重点提案参考目录中,建议在民族地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

  这一战略性理念引来多名民族地区和教育界的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结合自身日常调研,联名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民族地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建议》,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全部纳入免费范围。这一提案当即成为省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

  近几年来,省政协教育委员会持续关注大小凉山教育事业发展,多次以调研视察、提案等方式为凉山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去年4月至5月,教育委开展联合调研,联合民盟、民建、民进省委和省教育厅,分成5个小组赴盐源、普格、峨边等13个县(区)进行深入调研。

  针对彝区9年义务教育阶段前的学前教育和之后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短板”,委员们对照省政府《大小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力争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创新模式办好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等不少宝贵意见,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与此同时,政协委员也与省政协同频共振。如省政协港澳委员、四川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李惠贞,10年来和福慧教育基金会团队持续关注凉山教育,在大凉山多个县开展助学活动。截至去年7月,共投入助学金3000多万元,给一大批凉山孤儿和贫困学子送去妈妈般的温暖。(记者 钟振宇 杜蕾)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四川 政协 工作模式 民族地区 振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