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拍卖时刻拍卖时刻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常态
刘国松 1993年作 《春之交响》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赵榆
在大的经济背景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12年进入调整,2013年稳中回升,而让人期待的2014年也随着大环境进入了“新常态”,在市场规模和行情保持稳定的同时,市场持续发生结构性调整,并显现诸多亮点和突破。事实上,新常态下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便是一个自我寻求完善的过程,也是实现下一步发展的前提。本文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翰海、西泠拍卖、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十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为样本企业,对2014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评述。
2014年度,十家拍卖公司共举办494个专场拍卖,上拍78741件,成交53203件,成交率67.57%,成交额198.93亿元(本文所述成交额均含买方佣金),市场整体规模与2013年基本维持稳定。
与2013年相比,2014年拍卖市场有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首先拍卖企业对委托市场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大众化服务趋势明显,拍卖专场数量和成交拍品数量均有增加;其次2014年成交额与2013年的201.11亿元维持稳定,但除北京翰海、西泠拍卖业绩上升外,其他企业均呈下降趋势;再次,市场成交率提升了0.61个百分点。
回顾2014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品类热点多元化、价位结构平衡化、购买需求合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便是新常态下拍卖市场日趋完善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
2012年至今,拍品价档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拍品均价明显下调、投资性高价拍品数量锐减,大众化艺术消费品逐渐增多,这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以及拍卖企业应对市场调整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无论是拍品结构还是价档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是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恢复发展的前十年,是一个以收藏为需求主导的市场,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稳定和纯净,并且随着收藏群体资金能力的扩充和群体数量的扩大而逐步增长。2003年非典之后,随着社会礼品需求的旺盛,以当代中国书画为代表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收藏”与“礼品”共需的新阶段,而这时,艺术品“财富”功能开始凸显,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硬通货”。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资本陆续介入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以2009年秋拍亿元拍品的诞生为标志,投资性资本占据了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导地位,且其主要集中在高价领域,以致2011年春拍十家公司上百万元成交拍品高达3090件、上千万元拍品有317件。
2012年后,受国家经济环境影响,金融资本出现退潮,由此导致艺术品拍卖市场腰斩;但通过这两年的数据发现,艺术品消费需求已逐渐凸显。而艺术品消费需求的全面出现,将是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和长远根基。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拍卖企业一定要抓住市场供求关系这条核心主线,在主线之下去调整经营策略,探寻长远发展。
2014年度内的十家拍卖公司成交率100%的专场共计33个,成交拍品1792件,成交额14.15亿元,其中单件成交1000万元以上拍品共计18件。
与此同时,年度内十家公司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专场共计41个,上拍5981件,成交4526件,成交率75.67%,成交额85.57亿元,单件标的均价达189.06万元,单件成交1000万元以上拍品154件。41个专场中,成交2亿元以上的专场有13个,最高为中国嘉德春拍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共成交7.47亿元,该专场中单件成交1000万元以上拍品达18件之多,包括黄宾虹《南高峰小景》、张大千《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齐白石《红鹤》、齐白石《花虫人物册》、傅抱石《夏山图》、王鉴《仿古山水 》等。
文物艺术品本身的属性决定拍卖学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文化行业或企业来说,在规范化、成熟化以后,决定其是否能够长远发展、是否能够保持强有力核心竞争力、是否形成自身文化品位,在于其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2014年拍卖活动学术化趋势愈加明显,表现在对专场拍卖的学术策划;对拍品的严格把关和拍品背后深层次文化价值研究;以学术赢得交易,逐渐改变以投资性宣传为主的营销模式;更多地承担了文化教育和宣传的社会责任等。
2014年,艺术品网络活动日益活跃,部分艺术品拍卖企业适应消费群体对便捷服务的客观需求,通过自身平台或第三方平台尝试网络拍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与此同时,社会中各类不具拍卖资质(包括文物拍卖资质)的文化机构、画廊,甚至是个人借用网络技术违法开展冠以拍卖或竞买名义的活动频频出现,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拍卖市场秩序,破坏了拍卖行业形象,并且对拍卖正规军形成不公平竞争。为规范网络拍卖行为、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针对网络拍卖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于2014年6月发布了《关于网络拍卖若干问题的法律指导意见》。此外,经过三年努力,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完成了《网络拍卖规程》(国家标准)的编制、审定,并通过商务部上报国家标准委审批,预计今年发布实施,网络拍卖无规可循的时代有望结束。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著名拍卖史专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文物 艺术品 拍卖 新常态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