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新曙光新曙光

渣滓洞监狱里的春节联欢会

2015年02月12日 11:23 | 作者:厉华 龚月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成立“铁窗诗社”

  在春节联欢上,压轴的节目是每个牢房仔细讨论商定的,宣告“铁窗诗社”的成立。

  这是为了开展狱中斗争的一个秘密组织,这是革命志士春节最大的喜庆之事,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令人毛骨悚然的监狱里的一次强烈迸发。那一天,几乎每个人都有“作品”问世。现在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唱和诗有六首。

  傅伯雍当年在狱中创作了《入狱偶成》:

  权把牢房当我家,长袍卸去穿囚褂;铁窗共话兴亡事,捷报频传放心花。

  歌颂光照、追求自由,为人类美丽幸福的未来描绘光辉的图景。一种崇高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他们。在他们身上所显示出的坚忍和执着、无畏和高昂,正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品质。

  因川东武装起义于1948年6月在开县被捕的中共下川东地工委委员杨虞裳当年唱和的诗是:

  英雄为国就忘家,风雨铁窗恨磕牙;革命成功终有日,满天晴雪映梅花。

  1947年3月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刘振美烈士创作的唱和诗是:

  誓歼国贼野心家,生命何须问子牙;乐观主义心无畏,坐对铁窗吐笔花。

  1948年因《挺进报》事件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白深富烈士创作的诗是:

  只为祖国不为家,消灭群凶与爪牙;正气歌声震寰宇,要叫铁树开红花。

  1948年因川东武装起义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艾文宣烈士当年创作的诗是:

  别妇抛雏不顾家,横眉冷眼对虎牙;深知牢底坐穿日,全国遍开胜利花。

  狱中的难友许多都是学者、文人,他们才华横溢、诗文均佳,虽然身在牢中,却经常赋诗作文,或自娱情志,或激励难友,或歌颂未来。许多文化不是很高或并不善于诗文的难友也以诗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一天,难友吟诗朗诵,抒发胸臆。

  在1948年因搞军运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张学云烈士,当年创作的诗是:

  对敌斗争靠大家,酷刑难熬紧咬牙;蒋贼兵败末日近,坐穿牢底戴红花。

  诗是烈士保持革命气节的自我激励,诗是烈士憧憬未来的激情,诗是烈士超越自己的崇高精神展现,诗更是烈士绝不屈服的一种决心。

  因《挺进报》1948年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古承铄烈士,当年创作的诗是:

  在战斗的年代,

  我宣誓:

  不怕风暴,

  不怕骤雨的袭击。

  一阵火,一阵雷,

  一阵狂风,一阵呼号,

  炙热着我的心:

  脑际胀满了温暖与激情。

  我宣誓:

  爱那些穷苦的、

  流浪的、无家可归的、

  衣单被薄的人民;

  恨那些贪馋的、

  骄横的、压榨人民的、

  杀戮真理的强盗。

  我宣誓:

  我是真理的信徒,

  我是正义的战士,

  我要永远永远,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他们的诗篇是身处危难之境,面对屠刀和牢狱的坚强之作。凭着对理想的信仰,展现出崇高的气节和伟大的人格,以信仰的力量摆脱了形形色色的欲望,以诗的创作去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春节的愉悦!

  1947年因“小民革”案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何雪松烈士,当年创作的诗是:

  乌云遮不住太阳,

  冰雪锁不住春天,

  铁牢──

  关住了战士的身子,

  关不住要解放的心愿。

  不怕你豺狼遍野,

  荆棘满山,

  怎比得,

  真理的火流,

  革命的烈焰。

  看破晓的红光,

  销铄了云层,

  解放的歌声,

  响亮在人间。

  用什么来迎接我们的胜利?

  用我们不屈的意志,

  坚贞的信念!

  他们很少被称为诗人,但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每一个革命烈士都是一朵盛开的“绚丽的血红的花”。

  因《挺进报》事件被捕、殉难于“11·27”大屠杀的何敬平烈士,当年创作的诗是: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注:以上诗见《黑牢诗篇》)

  很多诗篇的作者在黎明之前倒在了敌人血腥的枪口之下,他们没有看到蒋家王朝的最后覆灭,没有呼吸到日夜盼望的新中国自由的空气。但是发生在1949年春节的渣滓洞监狱革命者的大联欢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

  (作者厉华为重庆市政协常委、学习文史委副主任,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研究员;龚月华为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助理馆员)

 

编辑:曾珂

1 2 3

关键词:春节联欢会 渣滓洞 1949年的春节联欢会 铁窗诗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