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我在民革这些年
中国远征军书写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悲壮而伟大的一页,这段历史应为两岸所共同纪念铭记,所以我代表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先后两次提出重建公墓的提案。2012年,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回顾远征军的历史,再联想到当前情况,两岸关系已经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在我看来,两岸可以从纪念远征军的契机为切入点,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接触与交流,形成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共识。于是我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恢复重建广州白云山山脚的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还建议中央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拨专款用于修复烈士墓地。
可是事情一波三折,由于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缺乏协调,迁建费用不足等问题,导致此事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一直给自己打气:虽有波折,但我们一定会得到满意答复的!我也常常鼓励同事们:“要是没有问题,没有困难,要我们这帮人干什么呢?”
2003年,台北动物园里86岁的大象“林旺爷爷”去世,它是伴随过远征军的最后一头大象。而奔赴过印缅战场的战士,如今最年轻的也有80多岁了。每每想起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我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呼吁重建烈士公墓这件事,我始终抱着积极的态度。即使再过二十年那些墓地还是老样子,我也不会放弃,因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每个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为了英烈,我会坚持呼吁,永不停歇。
这些年来,我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工作的一腔深情,也皆缘于我的祖父。他曾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祖父是带着遗憾走的。临终前他跟我们讲:“我曾经是个军人,这辈子对生死看得很淡,你们要好好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看到祖国统一。”
沿着祖父的足迹,带着祖父的心愿,我加入民革继续为两岸统一而努力。这期间经历过酸甜苦辣百般滋味,才明白做好两岸工作实属不易。但再难我们也要坚持,实现民众的心声,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2012年,我曾以“两岸关系与民革的祖统工作”为题与网友进行一次在线交流,有两位网友的问题令我记忆犹新。一位问我:“最近接触一个台湾底层人士,感觉他对大陆很亲近,但对政治的认同感很少。为什么台胞会有这样的态度?”另一位问我:“身为民革中央副主席,您到过台湾吗?他们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抱何种态度?”
我盼望两岸早日实现统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都时刻关注着两岸的交流与发展。我乐意同网友们交流民革的实际工作,更愿意用亲身经历回答他们的问题。
我曾多次去过台湾,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台湾是个多元的社会,不光是经济多元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是多元化的,因此人们的想法、意见有所不同。由于两岸隔绝了这么久,有些台湾民众对我们不了解,对两岸统一的认识有差别。我认为,这就是台湾岛内的社会现实,我们开展两岸交流活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需要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进行。
民革中央曾多次组织调研团前往台湾,以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每次去台湾,我们都不怕没有饭吃,就怕不去吃会得罪人。2011年,我们和时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到了台湾高雄,乡亲们知道了以后,完全自发地邀请我们到台湾最好的金典大酒店聚会。那天的聚会氛围特别令我们感动,乡亲们扶老携幼,有的甚至开车20多公里到酒店看望我们。一对中年夫妇要和我们照相,我看他们非常眼熟,没想到这位乡亲说:“你没见过我,你见过的是我父亲。”这时我才想起来,这位中年人的父亲被大家称为“许老爹”,是在高雄做糕点的小业主,他总是很慈祥、笑咪咪的,一看就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2007年的时候,许老爹和其他的台湾高雄村里长们来过大陆,和我们建立起非常深的感情。许老爹也很想参加这次聚会,但是临出门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没能赶到,老人家非常遗憾,特别提醒他的儿子说,“你一定要把我亲手做的点心送给亲人们,这是你的任务,一定要交到他们手里哦。”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岸 台湾 民革中央 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