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每日热点>3日 3日
从战略布局看中国信心——写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从战略布局看中国信心--写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陈二厚、王宇、赵晓辉、李延霞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又镌刻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印记--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面向中国未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此时此刻,世界也迎来观察中国走向的“两会时间”--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党的主张将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透视中国发展、解析中国信心,人们读出更多的底气、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前景。
这是“中国信心”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手笔治国理政,在攻坚克难中引领中国发展迈入新境界
如果单看GDP,河北中部矿产大县临城是一条断崖式下跌曲线--2014年,受强力淘汰“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等影响,全县GDP增长由2012年的15%急跌至4%。
与此同时,事关民生之基的就业却划出了一条温暖人心的“U”形曲线--与2012年相比,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13年降至最低位后,2014年强劲反弹,增长超过一倍。
“我们八成的GDP、九成的财政收入靠资源型产业,大规模关停这类企业,很痛,但必须承受。同时咬紧牙关上有发展后劲的产业,为就业扩展空间。”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说。
小小临城,两条曲线,折射的是步入发展新常态的中国。
当下的中国,要单纯的经济增长数字并不难,难的是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是必须打胜、打好的转型仗。
循着这个角度审视新常态“元年”的发展成绩单,就会从“有降有升”、“有慢有快”中读出更多的内涵。
2014年中国经济以增长7.4%收官,为近年来低点。
而伴随这一年的,是全球经济复苏整体弱势,油价持续处于低位,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中艰难转型。
因此,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眼中,“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7.4%,一个克服压力的7.4%,在国际上也是一个不低的水平。”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看来,增速的下降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没有采取过度刺激的政策,而是适当定向调控,重当前,更重长远,防止带来后续隐患和问题。”
GDP换档降速,一些指标的“升”却更耐人寻味--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创本世纪以来新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跑赢GDP。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正在走强。
“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在提速: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化工业遭遇不少困难,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却呈现“井喷”。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以刷新全球IPO规模的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经济强势成长,成为倒逼转型、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外投资额2014年首次超过吸引外资额,成为对外净投资国。从商品出口大国变身“高级阶段”的资本输出大国,彰显的是外向型发展能力的跃升。
“增长动力更多元,经济结构更优化,民生改善更给力。这些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在经济面临内外部巨大压力情况下开始显现,实在不易。”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感慨,“这才是实质性利好,是真正的底气。”
“虽慢,但更好。”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认为,一国经济体增长放慢不一定意味着危机,也可能是成功的现代化的结果。中国经济正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经济换挡减速,改革却快马加鞭。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重大改革举措密集推出--
累计取消下放近800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政府权力“瘦身”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国创业浪潮喷涌而起;
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
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民营银行试点正式破冰,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助力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松绑提速……
“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全面推进改革进程。”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
提速的,还有依法治国的脚步:修订预算法、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等;修改安全生产法、保险法、证券法、政府采购法、气象法等……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彰显。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政、高校、国企巡视全覆盖,党中央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反腐,书写下“从严治党”的厚重篇章,清风正气扑面而来,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坚持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统筹布局,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充分考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验教训基础上,推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举措。正从不同角度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夯实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这是“中国信心”的巨大空间--在奋力转型中赢得更多机遇,在战略布局中实现更大发展
初春的成都,暖意融融,首批出口美国市场的沃尔沃S60 Inscription车型即将在这里下线。这是第一家汽车企业将“中国制造”汽车大规模出口到美国。而这仅仅是开始。
“美国市场今后将会出现更多中国造的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尽管外界一些声音透出担忧,但像沃尔沃汽车全球总裁汉肯·萨缪尔森这样“压宝”中国的企业界人士并不在少数。
他们看中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毋庸讳言,转型期的当下中国,面临着不少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疲软,出口不稳,国内投资降温,一些企业陷入困境。
发展机遇何在?未来空间何在?
“‘四个全面’就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中央对挑战不仅有清醒的认识,更有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看来:“这是化挑战为机遇的战略布局。”
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蜗居于“地下空间”,与这个城市的繁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有数据说,北京有大约100万人生活在居住环境较差的地下室。
这就是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的现实:不仅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就是同一城市也常有着如硬币两面般的反差。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宏伟目标--不仅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指标,还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的战略要求,更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图景。
经济学家更从中读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仅以与之配套的城镇化为例。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新型城镇化绝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字的变化。“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推动城乡发展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从推进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和优化,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然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保持一定较快增长提供巨大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说。
而从投资来看,中国的投资资源十分丰富,支撑经济上行的空间很大: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总和相当于GDP的比例,以国际标准衡量仍属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储蓄牌”--储蓄率在50%左右,外汇储备高达近4万亿美元。
“中国不缺少投资机会,有充分的产业升级空间和足够的潜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住房和环境管理。中国有潜力通过内需保持强劲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即使面对相对不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可以在短期内依靠投资创造就业,而随着就业岗位数量的增加,消费也会水涨船高。”
再看外需。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内外联动战略将发挥巨大的引擎作用。
从中央周密部署和谋划,到丝路基金“真金白银”的投入;从今年地方两会上相关省份的积极推进,到沿线国家的踊跃参与……种种信息显示,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延展铺开、做深做实的一年。
“战略布局之下,对内将激发更多内生动力,对外将重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在全球的发展将开拓更大空间。”蔡继明代表说。
编辑:罗韦
关键词:中国 战略 经济 全国两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