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代表委员: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

2015年03月05日 17:38 | 来源:现代快报
分享到: 

 不少医生健康堪忧,“医生不自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医师张澍只用一个细节来说明医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方便面就是最常见的午饭。”同时,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凸显出来。张澍说:“不少医生对病人负责,对自己的健康却很不当回事,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医务工作者,这点毛病没关系。出现‘医生不自医’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在采访中,不少医生都表示,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已日益成为缠绕医生的“噩梦”。

 

  由于工作压力大,不少医生都会出现彻夜失眠的情况,长时间给身体带来极大负担。“我现在才30多岁,都有不少白头发了,过年回家同学聚会,多年未见的同学都惊讶我的憔悴。”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分级诊疗是出路

 

  “一天工作8小时,看100个病人,每个病人你算算才几分钟,中间还要除去上厕所、喝水的时间,有时候忙起来,根本没时间喝水、上厕所。”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陈鑫,对于医生的超负荷工作深有体会。他表示,这其实与整个医疗体制有关,比如优质医疗资源有限,许多人生病了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其实有的小毛病不用去大医院,在社区医院就能解决。

 

  对此,他开出“药方”,建议实行分级诊疗,小病应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大病才能转诊到三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病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作为2015年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将着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据了解,将对医保报销做出调整,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

 

  医生要做“自由职业者”

 

  温建民认为,导致医生长期工作太累,很多时候是体制造成的。医院里的医生数量不够,国家给的编制也不能满足需求。他认为要想改变现状,还得从医生的“身份转变”开始。“如今的多点执业为什么开展不好?不是政策不好,而是很多医院不愿意放人,医院的管理者还是考虑自己医院的利益,没有完全考虑到社会效应,他们担心专家到外面的医院坐诊,会把病源拉走,但是没有想到专家走出去,这对于病人是有好处的。

 

  除了开展多点执业之外,温建民认为要想让医生减负,最终解决看病难问题,还是要给医生一定的自由度。也就是说未来的医生应该像律师一样,而不是现在的“单位人”。“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监管以及全社会的理解。”温建民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

 

  对伤医暴力零容忍

 

  本次两会上,陈鑫带来有关医患关系的建议,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对待伤医暴力要零容忍。正常的医患关系是病人和医生一起努力把病给治好。现在变成了病人对医生提防,一旦看不好病,就会把所有责任都怪罪到医生身上。但是医生不是神,不能把每一个病人都救活,也不能保证治好每一个人的病。

 

  陈鑫认为,落实伤医零容忍除了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氛围外,还得靠“立法”解决。“去年4月22日国家五部委发出《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提出伤害医生、医闹等多项行为将受严惩。公安部已主持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将医闹事件纳入法制调控之下,才能从源头遏制医闹。

 

编辑:赵彦


01 02

关键词:陈鑫 温建民 政协委员 人大代表 分级诊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