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公共文化就是要贴近百姓走进人民

2015年03月07日 07:26 | 作者:谢颖 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陈力:

  没有好的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就成空壳

  “公共文化服务是老百姓身边的服务,必须贴近老百姓,只追求建筑而忽视为老百姓服务,文化服务就变成了空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认为,不断增长的地方常规性投入和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的惠民工程对于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文化投入必不可少,但当前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已有的这些设施更好发挥效益。

  如何拉近老百姓和公共文化设施的距离?陈力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服务。“拿图书馆来说,10年前,图书馆在人们心中只是一个借书还书的地方,而现在,很多图书馆都发展成为综合文化中心,在基本的图书服务外,还有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也是如此。同时,服务方式也在日益多元,现在公共文化机构的网络服务飞速发展,为老百姓带来很大便利。”陈力委员总结道,没有好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就是无效的。你的服务越多越好,越能吸引人;而来的人多了,又能不断开拓和提升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魏松:

  合理票价,给高雅艺术一个台阶

  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行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曾在两年前携上海歌剧院歌唱家赴丹东演出,节目包括著名歌剧选段、毛泽东诗词和经典歌曲等20余首中外经典曲目。那一次演出,观众们的热情令他印象很深。

  “其实歌剧包含了很多的艺术门类,你可以从中看到文学、音乐、美术等等,涵盖面非常广。其实社会中的很多人、特别是广大学生群体,很需要戏剧文化的滋养,然而票价过高的门槛却抑制了消费。”魏松坦言,高票价是观众的“切肤之痛”,文艺演出票价应该更合理,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为了让大家走进剧场观看歌剧,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普及性的讲座、宣传等等。最关键的,就是要让观众先走进来,一般只要看过一次都会觉得很好。”魏松表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票价的合理定位是80元~280元,一旦超过300元,普通大众便有些难以接受。

  面对低票价将带来的资金缺口,魏松提议政府、企业方面的投入,并对非营利性演出给予适当补贴,来保证观众能用较低的票价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演出。此外,魏松还直言剧场租金高是票价高的原因之一,需要各方共同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关峡:

  创新高雅艺术惠民之路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到剧场欣赏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高雅艺术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休闲选择。不过,对大多数民众来说,这些高雅艺术似乎还是触之不及。在6日文艺界委员联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为这个难题开出了一剂“药方”。

  “高雅艺术由于成本高、观众容纳有限、不可复制等原因,常常是一部投入了几年甚至半生心血的作品,仅仅演出一两场就不得不束之高阁,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极大制约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关峡委员算了这样一笔账:以交响乐为例,在传统音乐厅演出方式下,虽然中国交响乐团始终坚持每场演出都有40%票价低于100元,这样计算,能享受到惠民票价的也还不到3万人。这样的传播范围极其有限,文化惠民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对此,关峡认为,普及高雅艺术要创新传播方式。他建议:第一,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方式,以中外经典音乐为核心内容,建立一个高端音频视频传播的交响乐新媒体平台,观众可以直播、点播或者或下载,突破地域限制。第二,让交响乐进入电影院线播出,同步直播最经典,最重要的交响音乐会,这种方式已经在国外取得了成功经验。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文化 公共 服务 百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