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古镜漫谈
辨别真伪
铜镜收藏市场看似很美好,却依旧存在一系列风险。
艾青表示,铜镜收藏虽然不像书画、瓷杂赝品遍地、做伪手艺防不胜防,但是铜镜市场中许多运用现代工业中的修复残缺铜镜的手段,让许多铜镜收藏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所以,专家认为,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收藏投资铜镜的技巧,对古代铜镜认识与了解,更是收藏投资的重中之重,不可小视。
专家魏书铭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辨别铜镜真伪,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材质、纹饰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他看来,古代的铜镜传于今日的,均是出土文物。所谓出土文物,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
魏书铭分析,古代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受水银的染变。但因铜质的优劣及水银的强弱,它的水银色也自不相同,有银色的、有铅色的。铜镜的质地晶莹,又先得水银沾染,年久入骨,满背水银,千古亮白,称为银背;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远,遂变纯黑,谓之黑漆背,此价尤其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作伪。
在此基础上,藏者们还可通过听声、看形、辨锈、闻味、重量等几个方面来辨别古铜镜的真假。
从锈上来说,新仿的铜镜,它的锈是后做上去的。采取了一些化学的作用,或把一些老铜器上的锈刮下来以后,用胶和起来粘连在上面。这种仿制品可以用水来辨别:将其放在水里,会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不沾水,有锈的地方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叶沾水一样的感觉。沾水以后,新仿制的铜镜有这样几种味道,一种是硫酸味;一种是臭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还有一种是铜腥味。就是刚炼出来的铜做成的铜镜,有一种铜腥的味道。而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这里所说的铜香味,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此外,仿制的铜镜一般较重,真品不重不轻正合适,太轻也要引起注意,多留个心眼,存疑的东西一般最好别买。
那么,除去真伪的问题,什么样的铜镜更加具有收藏价值呢?
我们知道,在收藏界存在这样一个共识: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
在李旭看来,铜镜恰恰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因此,他认为,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及艺术性、品种稀有度、保存状况和纹饰的清晰度。
收藏家杨若虚也坦言,从铜镜的拍卖市场来看,战国、隋唐镜价格最高,汉镜其次,宋、元、金时期的铜镜价格略逊,明清时期铜镜的价格则更低。从种类上看,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蟠螭纹镜,汉代的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人物故事镜、金银平脱镜、镏金错银镜等均是镜中的珍品。
除了年代等因素外,铜镜研究专家贾文忠在一次鉴宝节目中阐述,收藏古代青铜镜,要从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进行全面衡量。除了年代的考量外,特殊的制作工艺方法、款识、特殊的纹饰品类也是收藏投资关注的重点。此外,铜镜的形状、尺寸、薄厚与材质数量和珍稀程度、铜镜的纹饰精美繁密程度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方面。除了时代与纹样之外,品相是否完好也是铜镜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
“由于铜镜多是入土陪葬埋藏之物,所以出土后的铜镜最好是锈蚀程度越小越好。以隋唐战汉头模镜最受藏家青睐,而并非年代越久越值钱。”贾文忠表示。
专家指出,收藏古铜镜应该从收集标本开始,对铜色、铜质、花纹、铭文作综合分析、潜心体会,慢慢积累专业知识,既可感受到铜镜收藏的乐趣,又可享受到不断升值的投资回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铜镜 古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