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董恒宇委员:以百姓心为心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常歌)民盟内蒙古区委十几年来坚持不懈,持续关注生态建设,特别是草原保护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董恒宇又带来了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发展生态草业等十几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提案。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和自治区政府有一项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专题协商议题。4月中旬,内蒙古春寒料峭,董恒宇牵头组织调研组,分东西两路深入自治区6个盟市9个旗县市、20个苏木、29个嘎查村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调研组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包括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的长效机制、适当掌握禁牧和草畜平衡规模、建立补助奖励标准增长机制、适当扩大补助奖励范围、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金融保险机制、制定和完善草原保护配套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二是建议自治区完善配套政策做好相关工作:科学合理修订和完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尽快组织开展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统筹解决新增牧户因没有草场承包权益不享受补奖的问题、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好草原生态监测评估工作。
这次全国两会,董恒宇委员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提案。
“调研中的一些见闻让我感觉到,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老百姓的真正需求,要尊重他们劳动的权利,而不是想起什么给什么。”提起深入内蒙古西部地区调研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有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董恒宇委员,“我听到基层的某苏木乡镇领导说:‘我给他们盖了很多房子,把他们都养起来了!’什么叫‘养起来’?养起来就是不让他们劳动,剥夺百姓劳动的权利。劳动产生尊严,如果只是被人养,百姓是什么感觉?他要被你养吗?不对。他要活得有尊严。‘以百姓心为心’,不刻意而为,这才是执政的要领。”
这次总理的报告里提到“大道至简”,令很多委员振奋,董恒宇是其一。他说:“这都是中国的管理哲学,源于老子的道家学说,很深刻。它告诉我们,做事情时指导思想一定要简单直接,实际操作上一定要复杂精密。简单到什么?简单到——你老百姓想做什么,作为公仆我得为你能实现想法而服务……”
为了能够“复杂精密”地操作,董恒宇委员率先提出在内蒙古建立“智库”的设想。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的内蒙古,作为全国能源资源大区,既肩负着能源资源输出重任,又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考验,生态建设的难度很大。董恒宇提出成立一个“专业智库”,把国内外专家学者吸引过来,用他们的头脑解决内蒙古的问题。这一提议得到自治区领导的支持。2014年5月19日,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气候政策研究院在北京挂牌成立,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提供智力支撑。此举对内蒙古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编辑:
关键词:董恒宇 以百姓心为心 民盟内蒙古区委 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