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每日热点>15日 15日
四大怪相折射中国制造业之痛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题:四大怪相折射中国制造业之痛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韩洁、叶前
今年两会上,一则中国游客春节假期到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新闻,从会前一直发酵到会尾,引发各界关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广泛热议。
从“用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到中国游客海外抢购德国刀具、日本电饭煲、马桶盖……种种产业发展怪现象的背后,折射处在转型关口的中国制造业之痛。
怪相一:“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生产的智能马桶盖,出口日本、贴日本品牌,然后被中国人高价买回国内,拆开一看却发现“Made in China”——两会期间发酵的“马桶盖”事件,背后暴露出中国作为制造业一大怪相,即墙内开花墙外香。
事实上,不仅仅是马桶盖,在中国游客海外抢购的购物单上,德国的刀具、日本的电饭煲、法国的箱包、服装……大量中国制造的高端轻工产品进入世界各国市场后,又被中国游客抢购回来。
同样的厂家,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就不行吗?被疯抢的高端刀具、电饭煲,国内就造不出来吗?不少代表指出,这其中固然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但的确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营销、质量管控上和国外有差距。
来自建筑陶瓷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黄建平说,在日本买回来的这款马桶盖是中国制造,但肯定是日本品牌的设计和质量的管控。从这个角度可以反映出,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建立起品质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心。这方面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曾经,轻工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全球外需疲弱,这些高端消费品在享受过海外风光后开始考虑回归国内市场,能否闯过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等关口,能否让中国制造“墙里开花内外香”,关系着中国制造的未来。
怪相二:“出大力赚小头”
东北一家民用飞机公司,承担大型客机机翼制造项目,是波音、空客等公司的重要合作商。公司负责人坦承:“我们干的活相当于一架飞机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但利润只有十分之一。”
每当苹果有新品发布前,数以几十万计的中国工人加班加点为其赶货。一台苹果产品的利润,参与产业链的美国、韩国、中国分别获得了多少?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披露,每卖出一台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就独占其利润的近六成,而中国仅获得1.8%,作为屏幕、电子元件主要供应商的韩国,分得了iPhone利润的4.7%。这个数字可能令国人受伤。
“很多企业家只是以生产产品作为制造业最核心的追求,往往忽视制造业配套的价值。”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刘曙光说,真正的高端制造应往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一端往研发延伸,一端往服务延伸,如金融服务、系统检测服务等,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
编辑:罗韦
关键词:中国 制造业 怪相 制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