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雇主家道中落 保姆推板车赚钱养大其3个孩子
老人去世
全家以后辈身份为她送葬
不仅是对尹家的3个孩子,在街坊邻居中,张崇贞也有着他人不能及的好名声。任何人家需要帮忙,她总是一口答应。几十年里,张崇贞以她的品格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尹春丽的母亲也早已将这位比她年长三十来岁的保姆,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我妈妈后来将所有的钱都放在奶奶那里,由她当家,她才是我们家的最高权威。”
后来,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尹家人再也不让她干活,还找了位保姆来照顾她。可她依旧闲不住,平时在家擦擦抹抹,只要几个孩子回来,必定要起来找点水果、煮点鸡蛋给他们吃。
1987年,张崇贞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0岁。去世时,尹家全家,以子女、孙辈的身份,为老人送葬。
老人去世时,尹家家境一般,没钱买墓,他们当时便在功德园骨灰纪念堂里,选了最好的位置,将张崇贞的骨灰安放在那儿。“每次去看她,我都会把盒子抱下来,放在鲜花丛中,和奶奶说说话。”
上世纪90年代,尹春丽出了国,但几乎每年清明,都会回来看望奶奶。后来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和尹春丽商量身后事时,一致做出这样的决定——找一个地方,把奶奶和妈妈放在一起。这也得到了尹春丽父亲的支持,“她应该和你母亲葬在一起,这样我也安心。”2010年,母亲去世,尹家的3个孩子将母亲和奶奶正式合葬。墓碑后,刻着这么一行字,“先恩祖慈张崇贞,与先恩萍水相逢,半生相伴,同甘苦共患难,恩比天高,情同水长。”
合葬时的景象,尹春丽记忆犹新,“两人骨灰葬下去的一瞬间,我似乎回到了过往,看到她们并肩扛起这个家的情景。我很想流泪,不仅是悲伤也有欣慰。”
坚守白血病男友3年,她没等来说好的婚礼
3月26日,距离朱伟(化名)离开这个世界,整整一个月。
初春的天还有些寒意,冯倩(化名)手捧一束白菊,和朱伟的母亲林立(化名)一同来到雨花功德园。在壁葬区,朱伟和许多逝者一样,只有四四方方的一小块地方,墓碑上放了一张朱伟的照片,穿着西装的小伙子阳光、帅气,“那还是我们2011年拍的婚纱照,他几乎没什么照片。”冯倩说。
一见钟情,她恋上了大她六岁的他
朱伟出生于1980年,比冯倩大6岁,也许是男生晚熟,两人的相处中,朱伟像个大男孩一样,凡事都依赖冯倩,而冯倩,也愿意像妈妈一样,照顾朱伟。
说起相识,冯倩直言,就是缘分。
2009年,在一次饭局上,冯倩结识了朱伟,“我表姐认识他妈妈。”就这样,两人有了第一次的见面,回想起来,冯倩笑了,“他的身高,外形,就是我的‘菜’。”
年底,表姐结婚,冯倩顺理成章做了伴娘,而朱伟又恰巧是伴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两个年轻人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朱伟送冯倩回家的路上,两人火速确立了恋爱关系,“当时就是两句话,‘谈吗?’‘谈!’”
热恋的日子,自然甜蜜,“我们俩从性格到价值观,都非常合得来。”冯倩说,两人的交际圈都很小,朋友数来数去也只有那几个,再加之朱伟父母早年就离异了,两人在一起后,一直是“相依为命”的感觉,“他只有我,我也只有他”。
虽然相恋时朱伟已经29岁,但工作却极不稳定,为人处事也不太成熟,那时,23岁的冯倩已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工作之余,她“手把手”地帮助朱伟,陪他找工作,教他如何交际。
2011年初,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两人终于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最幸福的时候,他已经变得成熟了起来,所有的事情不再需要我为他考虑,而是他会为我着想。”2011年年中,两人开始装修新房,8月,两人去影楼拍了婚纱照并且预订了酒店,计划在2012年5月26日举办婚礼。
拍完婚纱照后,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谁能想到,噩运会降临在这样一对幸福的准夫妻身上。
2011年年底,朱伟开始时常肚子疼,消瘦,没有食欲,“他遇到我之前,自己一个人住了10年,过的基本都是起居极不规律的生活,所以最开始我们都以为是胃病。”也正是因为如此,朱伟的病情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很快,朱伟的疼痛越来越厉害,直到有一次冯倩去陪朱伟住的时候,她才发现男友居然疼到半夜在床上打滚。
在女友和母亲的陪同下,朱伟跑遍了南京的各大医院,所有的检查也都做过了,但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对于疼痛,医生也给不出解释。
就这样,病情再一次耽搁,2012年春节前,一次偶然的血常规检查中,医生发现朱伟的指标不正常,要求他立刻去省人医做骨穿,这次检查,让所有人都蒙了,“急性白血病。”医生给出了“结论”。
“就是大脑空白,觉得怎么可能呢。”在医院,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所有人,谁也没有说话,但当天晚上回到家,两个年轻人抱头痛哭了整整一夜,“他其实有两个担心:一是治不了;二是我们不能结婚了。”
而对于冯倩来说,从那时起,她再也不可能在男友面前,表达自己任何想法,她唯一能说的,能做的,就是鼓励他。
编辑:曾珂
关键词:保姆养大雇主孩子 保姆养雇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