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 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九三学社助推“大荔模式” 破解农技服务难题发挥市场对农技推广的作用 便捷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四满意”是对“大荔模式”效应的最大褒奖
大荔县许庄村的常雪敏经营一家小店,远远望去,“荔民农技农资连锁店——许庄王家党直营店”一排红底白字的大幅招牌,在春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她说,“去年5月,我们店联系的农户爆发了桃树炭疽叶枯病,这是一种新型的瘟病,很多果农都不知道。我一打电话,荔民公司的专家马上过来了,迅速诊断了病情,及时控制了瘟疫。凡是在我这买农药的农户都受益了。村里没有加入直营店的其他农户都感到很后悔。”
今年50岁的许庄村村主任孙根存,现在是荔民公司三级服务网络的驻村技术人员,他家里的35亩果园率先成为示范基地。在此之前,他常常买到假农药,“后来我观察了,荔民公司没有假货,服务很到位,我决定和荔民公司合作,果园也就年年丰产丰收了。”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现在村里许多农户都加盟到了荔民公司。“我去年一年收益就有16多万元,估计今后能发展到几十万。”孙根存对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
澄城县安里镇西丰村农户任贵定是远近闻名的甜瓜生产大户。去年的一场大风雪,他的大棚甜瓜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绝望之际,荔民公司派来了2名技术人员制定一套挽救方案,一星期后他的瓜苗恢复了一片生机。此后,他更加信任荔民公司,全程用荔民套餐和技术指导,别人1.5亩地产了5000斤,他一亩地产5500斤,收益当然也水涨船高,成为远近闻名的“甜瓜王”。
“大荔模式”所构建起的农资配送网络,坚持“县设总部,镇设中心店,村设连锁店”的分级连锁经营理念,严格实行“六统一”管理,以确保农资质优价廉;对农技服务网络,坚持“县建专家团、镇设特派员、村聘技术员”的对应服务策略,大荔县农技单位为荔民公司选调了32名专家,组成县级专家团,荔民公司选聘了45名镇科技特派员,并培养确定了160名以上的村级技术联络员,在农村产业经营中为农民提供10项免费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运行规范的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的农资配送网络和科技服务网络。
高级农艺师安师禄在荔民公司工作了7年多,一直从事粮、棉、油、菜等大田作物技术服务。如今,他利用公司的现代化设备,一个月可进行3~5次视频授课和远程诊断,每年进村培训60余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一个月还接听技术咨询电话1900多个;每月可10次以上进行科技110直通车现场服务。通过几年第一线的服务,他感到收获很大:“发挥了余热,充实了自身并获得了不少绩效补贴,真正体现了专家的自身价值。”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周爱英,本是大荔县红枣局的高级农艺师, 2008年被荔民公司聘为县专家团驻企专家,专门负责冬枣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企业和农民都把她当“宝”,下乡车接车送,不但不愁经费了,而且还可以拿到补贴。周爱英说:“我原来工资不高,一天也没多少事。现在公司每月又发给津贴,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心里觉得充实多了。”
荔民公司将农技服务这一块作为公益事业来干。荔民公司把农资利润份额中的5%作为专家、特派员、联络员等技术人员的补助以及各种费用,实行基本工资加计件工资的薪酬发放办法。目前,县级专家团专职专家企业每月基本工资已达到2500元,灵活的机制激励,充分调动了农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
同时作为“大荔模式”的受益方,荔民公司也通过双连锁,降低了经营成本,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品牌,加速了规模扩张。连锁经营头一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000万元,比原计划增加了400万元,2014年盈利达到了1.4亿元。
享受到贴心又贴身服务的农民,同样也得到了许多实惠。一般通过其他渠道销售的农资,批发商平均加价15%左右,零售商再加价20~30%,产品到了农民手里的时候价格就比出厂价高出了35~45%。而荔民公司直接从厂家进货,只加价20%左右由连锁店销售。这样,到农民手中就比市场价低了15~25%。因此,农民普遍觉得在荔民农资连锁店购买产品价格低、产品优、有保障,还可享受到连锁店优良的新技术捆绑服务,使主要作物获得大丰收。这一减一增,农民的效益更可观了!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九三学社 农技 服务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