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习近平主席访问欧亚三国综述
新华社明斯克5月12日电题: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习近平主席访问欧亚三国综述
特殊的时空节点,钩起深沉的历史记忆,启迪前行方向。
5月9日,岁月的指针,指向这一日子。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辽阔的欧亚大陆,那些曾经饱经沧桑、浸润烈士鲜血的热土上,处处是欢庆气氛。世界瞩目红场大阅兵,习近平主席坐在检阅台上,看年轻战士昂首阔步,听歌声、欢呼声、呐喊声声震长天。
阿斯塔纳,地理的指针,拨回到这个城市。
孕育哈萨克斯坦梦想的新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诞生的地方。宏大的擘画,从这里走出历史、走进时代的春天。短短一年半,“一带一路”如火如荼。从丝路蓝图到战略对接、再到沉甸甸的收获,梦想从历史深处走来。
千百年来,这块世界上最广袤的大陆,苦难交织辉煌,写下了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激昂乐章。
却总有一种精神一脉相承、激荡久远。
是和平与发展,如淙淙天山雪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如大海中的高耸灯塔,任凭惊涛骇浪长明不熄。
共同的追寻,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梦想。
和平篇
致敬不凡道路,致敬不朽功勋
鉴往知来。
6天的访问,也是在追寻和平之路。这条路,曾经穿越风雨泥泞,曾经洒满阳光雨露。未来,走向何方?
走得再远,不要忘记曾经的艰苦抗争。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在到访国引发广泛共鸣。相似的历史遭遇,更能激起各方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决心。
历史不应被遗忘。
那是从悲怆中走来的自豪。
红场检阅台上,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讲述一面面方队旗帜的故事。插上柏林国会大厦的胜利旗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鲜血染红的旗帜……仿佛回到峥嵘岁月。
年轻的士兵,步伐自豪坚毅。看台上,曾浴血奋战的老战士们,胸前勋章分外夺目。70年,祖孙辈的传承,传承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莫斯科,欢庆的海洋。白发、黑发、黄发,并肩走上街头。国家的胜利日,缅怀阵亡亲人最好的日子。手持肖像,脚步沉重。
盛大阅兵当晚,庆典音乐会在红场拉开帷幕。
观众席上,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热切交谈。70年前的悲壮、英勇,70年前的盼望、希望,像历史的老镜头,在眼前一幕幕回放。
《在窑洞中》、《蓝色的头巾》、《灯光》、《漆黑的夜》、《再放一遍电影吧》……这些经典早已熟知,此时重温依然心潮澎湃。
音乐,穿透心灵的力量。宴会席间,《忧伤啊你快离我而去》,当这首曲子奏响,喧嚣的大厅瞬间安静。
那是再久远的岁月也无法抹平的痕迹。
白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习近平主席在卢卡申科总统陪同下,来到这里。
一件件遗物、一份份史料,隔着历史的门槛在诉说。他们放慢了脚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浩劫,白俄罗斯人民不畏强敌,打响了卫国战争第一枪,展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习近平主席肯定道。
透过落地窗眺望远方,博物馆外,人们在湖边嬉戏、林间休憩。夕阳下的万湖之国祥和宁静。
博物馆的纪念册上,习近平主席郑重书写:“铭记历史,维护和平。”
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曾经的辉煌功勋。
元首会谈时,双方一定会谈起二战铁铮铮的史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每每讲起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习近平主席语气凝重而坚定。
9月3日,抗战胜利日,一个历史的轴承。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高度赞同中国举行盛大庆典,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作用长期被低估、被淡忘,应该把中国历史贡献讲出来,在国际上恢复历史面貌。”
普京总统盛大庆典上两次讲话,一再称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
细读习近平主席在俄媒体上的署名文章,梅德韦杰夫总理对一句话印象最深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他说,“我深为赞同”。
卢卡申科总统在会谈中告诉习近平主席:“此前听闻中国作出这一决定,我在媒体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并给予高度评价。”
卢卡申科总统再三强调:“我完全赞同这一重要决策,以此铭记先烈、警示世人,我们要共同捍卫神圣的胜利成果。”
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队风采卓卓走过红场,习近平主席久久挥手致意。
“我们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缅怀先烈、开创未来,为了国际的公平正义,为了世界的和平安宁。”习近平主席的这席话,拨动人们的心弦。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壮的国歌声奏响,在铺满阳光的博物馆大厅,在挂满勋章的白俄罗斯老战士面前,倾听国歌,倾听战争年代的回声。
走得再远,不会忘记曾经的风雨同舟。
在莫斯科、在明斯克,两场和苏联老战士的会见,触动泪点。
70年前,他们曾经在中国东北抗日战场上和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当年穿越战火的英姿少年,今天已是暮年白发、步履蹒跚,却是军人风范不减当年。
习近平主席为俄罗斯老战士代表颁发纪念奖章。几个镜头让人感动。
一位老战士,像当年接受检阅般,迈着正步走到习近平主席面前,立正、行军礼。
一位老战士,示意不用工作人员搀扶。一步、两步,全场屏息。
一位老战士,习近平主席看到他腿脚不便,快步上前:“我过去给你颁奖。”老人动容,紧紧握住他的手。
追忆并肩战斗的岁月,感怀中国军民的帮助。70年前一段生命淬炼,这些老战士们一生的目光不再离开中国。
几句对白,声音不大,情真意切。
“感谢你们没有忘记苏联对中国的支持。”
“没有忘记,绝不能忘记。中国纪念活动也要邀请你们参加。”
“我们应当永远在一起。”
“是的,永远在一起!”
白俄罗斯,同样的安排,诉说不变的情怀。
15位老战士代表中,11位曾赴华参战。戴上勋章,整理缎带,搀扶臂膀,再三握手……
卢卡申科总统说,在战场上并肩战斗,中白建立了真正的兄弟亲情和友谊。
习近平说:“中国人民重情重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风雨同舟、相互支持的老朋友。”
走得再远,前行路上仍将携手并肩。
莫斯科,一场同援华专家的座谈会,共同追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
谢尔盖·托罗普采夫深情忆及父亲的故事。原苏联建筑专家托罗普采夫,曾在北京与上海工作。“父亲默默地回到家里,忧伤地说,中国是一个美好伟大充满希望的国家,很遗憾要离她而去。”
少年时,习近平主席也曾听负责苏联专家组工作的父亲讲述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此情此景,他的讲话饱含深情:
“在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近3万名苏联专家先后参与援华建设,直接参与的156项重大项目至今老树发新枝,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对中俄友谊的开拓者、传承者和后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孜孜不倦探索,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有过低谷、绕过远路,更加珍惜今天道路的来之不易。
“坚定支持对方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走过漫长岁月,更能掂出习近平主席话的分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访问期间的一个热词。
卢卡申科总统一再和习近平主席聊起中国阔步行进的路。习近平主席说:“我曾经讲过一个‘鞋子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卢卡申科总统深有感触,在宴会上致辞时,抛去讲稿,侃侃而谈:“坚持共产党领导、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这是中国成功秘诀之所在。白俄罗斯还要更多向中国学习借鉴。”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习近平 访问欧亚三国综述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