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经济犯罪 网络借贷众筹犯罪增多
原标题:公安机关今起集中打击经济犯罪 网络借贷众筹犯罪增多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买东西时给出一张百元钞,但是店主以各种理由要求换一张或拒收,而退回来的钱却成了假币?你是否对P2P、众筹这些概念有较深的了解,如果周围有人邀请你一起“众筹”、“网络借贷”时,你知道如何辨别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吗?从微信朋友圈或者网络上购买的东西,你如何确定,买到的就是正品?
从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看,当前欺诈造假类经济犯罪呈现高发态势。非法集资、盗刷银行卡、假货、假币等欺诈造假类经济犯罪,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该如何识假防骗?如何提醒自己的亲友,防止卷入欺诈造假的陷阱?
P2P,也就是个体与个体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直接借贷,这一概念近年来广为流行,但不少人对于这一概念仅停留在“了解”。有犯罪分子正利用群众对这一概念认识模糊,实施非法集资诈骗。2013年5月至11月,犯罪嫌疑人邓某等人打着“P2P网络借贷”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与群众签订所谓“电子借款协议”的方式,向1300余人非法集资1.2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2014年7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判处邓某有期徒刑三年。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政委高峰: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以所谓的投资项目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弄虚作假为手段,来骗取被害人投资款,而且这些不法分子,他们包装他们的犯罪项目,也进行积极的编制,给人感觉这是一个很能挣钱的,而且还旱涝保收,迷惑性、欺骗性非常强。
公安机关提醒,网络借贷领域鱼龙混杂,对于不法分子打着“时髦”概念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缺乏实际经营内容、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的资金骗局,迟早要崩盘。高峰介绍,非法集资案件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远:
高峰:这类案件在全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市甚至于每一个县都有发生,只是一个案件发生数字多少,涉案金额大小的问题。涉案总价值,根据我们的统计,每起案件平均的涉案总价值都超过千万元,达到了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大案也时有发生。这背后都影响涉及到多少家庭、多少投资者。一方面,被害人数量大,很多案件的被害人达到了数千人甚至是上万人。再就是涉及地区广,除了传统发案较多的东部和中部省份外,目前来看,西部省份发案数量也明显上升。再一个就是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多,经济领域的新生事物产生多少,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产生多少,相应的这类经济犯罪活动,这种形态随之就会产生多少。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经济犯罪 网络借贷 众筹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