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关良:独树一帜的水墨人物画
关良戏曲人物画
关良(1900-1986)是中国近现代画坛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家与艺术教育家,他是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传统水墨画的画家,其水墨戏剧人物画独树一帜,用笔简拙,质朴平易,极富笔趣,影响也最大。
今年适逢关良诞辰115周年,北京、上海两地前不久先后举办关良画作展览,尤以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展览引起巨大反响。日前,关良唯一的儿子,已经83岁高龄的关汉兴在上海家中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回忆其父的生平及艺术创作。
关汉兴话不多,总是微笑着,面容清癯、身形高瘦,与晚年的关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回忆起父亲,他不无遗憾地说,他在年轻时并未遵照父亲的期望从艺,而是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走上了与其父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艺术的基因显然是顽强的——前几年从美国回沪定居后,八旬之龄的关汉兴也画起了油画。在上海的家中,悬挂的几幅油画静物都是他的近作,其中有着鲜明的印象派以及凡·高等大家的影子。
关汉兴说,父亲原本教授西画,受“野兽派”影响较深,后来转而创作戏曲人物画,并一路坚持下来,算是最早画戏曲人物画的艺术家,也影响了不少后来者。他的画在当时一直是受争议的,能理解的人不多。李苦禅曾形容他的画是“得意忘形”,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画家方召麟曾言,“关良的画要三十年后才会受到认可——她说这话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而今正好三十年。现在,世人对我父亲的画那么重视,我也很高兴,这是认可了我父亲的艺术成就。”关汉兴说。
关良,字良公。1900年生于广东番禺, 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长,1930-19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于名山大川旅行写生,长于中国画、油画。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著《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关良戏曲人物画
“父亲晚年一直坚持画水墨人物画”
澎湃新闻:我知道晚年关良先生的很多活动都是你陪侍在侧,包括到中国香港、美国展览,今年是你父亲诞辰115周年,中华艺术宫之前设有你父亲专门的展厅,北京上海两地近期都有关良先生的画展展出,北京画院的展览更成为艺术界热议的话题,反响很大,我想先请你回忆一下你父亲晚年的生活状态?
关汉兴:我父亲80岁时候身体还可以,1984年到美国展览,去了大概八九个月回来, 身体不好,检查出来是肺癌,刚开始有一点咳嗽,都没有查出来,有一次外面回来后发烧了,带到中山医院住院,后来就没回来过。
澎湃新闻:他在晚年一直坚持作画么?大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关汉兴:我父亲晚年生活其实很简朴,话也不多。我母亲身体不好,因为抗战时,我父亲去了内地,我和我姐姐都由我母亲一个人带着,蛮辛苦的。我爸爸回来之后知道我妈妈身体不好,很照顾我母亲,不愿意因为一些生活琐事打扰我母亲。他每天早上一大早起来就到书房写字、画画,我们也不去打扰他。下午稍微休息。一天可以画上一两幅的水墨画,他画画很快的,油画倒是不怎么画了。
澎湃新闻:你们当时住在哪里?
关汉兴:当时我们住在上海市区建国西路一栋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房子现在还留在那里,有200多平方米,现在空关着。
澎湃新闻:故居其实也可以辟为关良纪念馆,作为关良生平展示、研究基地,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吗?
关汉兴:我们本来也想做故居纪念馆,但是年纪大了,没精力,做成纪念馆的话,还是要有人力去维护。广东东莞以前祖上有个祠堂,在番禺那边,就在做关良作品的展示。
1980年,关良在创作《太白醉酒》。
澎湃新闻:你父亲作画、办展览,你一直跟随在侧,有没有对他的创作印象特别深刻的?
关汉兴:印象深的是1980年代我父亲在上海华侨饭店画的《太白醉酒》,这是他所有绘画作品中最大的一张,一个墙面全都是,画了一个多月,这幅画现在应该还在华侨饭店吧。他在上海大厦也画过一幅画——《贵妃醉酒》,是他80岁过生日时在那边作画,后来从上海大厦撤下来,在拍卖市场上我曾看到过。
1980年,关良在创作《太白醉酒》。
“独树一帜画戏曲,三十年后受认可”
澎湃新闻:关良先生在美专一直教授油画,也画过很多油画,但他最爱的还是水墨戏曲人物画吧?
关汉兴:对。他本来是西画教授,在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都上过课。他喜欢戏曲嘛,凡是有朋友送戏票来他一定会去的,有时候我陪他去,每次去看戏都要带一本速写本,边看边写。在杭州时他自己也演过《捉放曹》,在里边演一个角色,扮相也很好,自己也唱。他喜欢拉二胡,跟很多戏曲家都很熟悉,盖叫天 、梅兰芳都认识,还有其他的地方戏也都要去听,比如昆曲、越剧等,他都喜欢的。
澎湃新闻:他看完戏回来会对表演做一番评价么?
关汉兴:没有,他就管自己画画,平时话也不多,他性格很安静,是个纯粹的艺术家。
澎湃新闻:这与他画中的简静风格也相似。他跟你们家人会不会话多一点?
关汉兴:话也不多,我上学后不跟他学画,他对我有点意见。我后来自己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其实之前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画一些油画,但水墨画我画不像。我们一家人都不学艺术,我姐姐也不学艺术,她在圣约翰大学读的书。
关良和儿女孙辈共享天伦(右边拉琴者为关良)。
澎湃新闻:你对你父亲的艺术追求有没有发生过认识上的变化?比如年轻时理解他的艺术吗?
关汉兴:我今年83岁了,一开始不懂他,不理解他,觉得他是画西画的,怎么老画水墨画,画戏曲人物?后来李苦禅对我父亲讲过,“你是得意忘形”,说我父亲的画是得其意忘其形,他们一起到民主德国的,展览在民主德国反响热烈,出版的画册一下子就被抢光了。
澎湃新闻: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你父亲就开始画戏曲人物画了。
关汉兴:是的,他一直喜欢戏曲。我小时候记得上海大新公司(现在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辟过一个区域专门展出我父亲的画,那时我才十几岁,不过那个时候还是油画比较多,受野兽派影响比较大。
澎湃新闻:你什么时候真正认识到你父亲的艺术价值?
关汉兴:小时候墙上挂着西画多,后来画水墨戏曲,他画水墨戏曲开始得也挺早的,后来郭老郭沫若鼓励他,人家不理解,郭沫若理解他,写文章支持,所以他坚持下来。他以前跟年轻一辈也说,“人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要跟别人学,要自己有独创的精神,他一直跟那些年轻的来访学生讲的。”
他是第一个画戏曲人物的艺术家,其他人没这样画,后来高马得、韩羽都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包括现在画戏曲人物的更多了,比如还有专门的中国戏曲画人物学会,每年都有展览。
澎湃新闻:他的回忆录好像记载了第一次见黄宾虹展览,那种对质朴内美的追求对他触动很大。
关汉兴:父亲的画室里唯独挂了黄宾虹的画,那个时候黄宾虹的画其实也得不到人们认可,父亲的画也一直有争议,黄宾虹预言世人对他的画要“五十年后才会认识”,父亲的想法与黄宾虹是一样的。香港画家方召麟在香港看我父亲画展时,曾经说过,“关良的画都要三十年以后才受认可”,现在真的三十年了。
澎湃新闻:其实之前就有很多大家认可,唐云先生就曾说:“关良先生是黄宾虹、齐白石之后最有独创力的大画家之一。”不过这几年,关良先生确实受到较多关注。
关汉兴:是的。
关汉兴与晚年关良颇有几分相似。 高征 图
影响最大的是低调简朴严格
澎湃新闻:建国以后有很多政治风波,比如“文革”等,关良先生也受到过不少冲击,听说当时你父亲也毁过一些画?
关汉兴:当然是有的。有很多画好的作品都毁掉了,京剧都是帝王将相,是“四旧”,都不能留的。有一次杭州来人,让他去杭州国立艺专参加学习,呆了半年。“文革”期间,是我帮我父亲把画面中间的人挖掉,或者泡在水里,毁掉了起码几百张人物画。后来也画一些样板戏人物,像《红灯记》。
澎湃新闻:“文革”结束的1976年,他一时兴起画了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达内心的喜悦。
关汉兴:四人帮粉碎之后,又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了,父亲很是高兴,是一个晚上创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叶圣陶先生后来还题了诗。
澎湃新闻:你父亲有留下一些纪念给你们么,比如画作、手稿、书信等?
关汉兴:有一些,我姐姐和我分了一下,以前有七八十幅,现在留下没多少了,齐白石送给我父亲的那幅蟹图还留着。父亲去世三十年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了。1990年代的时候,大陆对艺术市场还没有概念,当时台湾的一家画廊就托朋友找上门来过,拿走了不少画。他们在上海把名家后代一个个找过来,有人介绍到我这里来。当时给他们的价格很便宜,现在看,近似于送给他们。
澎湃新闻:你对你父亲的研究纪念有什么想法或建议么?
关汉兴:社会上的纪念活动我都挺支持,北京画院此次举办关良的纪念展览,也派人来到过我家里,带了底稿过来让我帮忙看,问画作有没有问题,我看了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大家对我父亲的画那么重视,我也很高兴,这是认可了我父亲的艺术成就。(文/顾村言 陈若茜 澎湃新闻记者)
关良戏曲人物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关良 水墨人物画 戏曲人物画 关汉兴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