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这才是你应该了解的徐悲鸿
《珍妮小姐画像》
如今的徐悲鸿已经成为一个敬仰的名字。中国最有名的大画家之一、美术教育大家、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院长,画《奔马》著称,然而这些名称之后的徐悲鸿究竟怎样?近日举行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则给了艺坛一次机会,再度走近徐悲鸿。
A 面 艺术家
《奔马》、《徯我后》、《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然而,它们为何如此有名?徐悲鸿的艺术成就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央美院教授喻红的回答或许能解开我们的疑问。
开启“大画”先河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指出,徐悲鸿的《徯我后》、《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从形态上看,可以说是其对伦勃朗《夜巡》、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等作品的致敬,“徐悲鸿曾被那些欧洲的经典大画所感动,称叹为‘不愧杰作’,但是,一旦自己经营巨构,他的关怀落到了大写的‘人’与中国的‘人生’上,从而为中国美术开启了‘大画’的先河。”
真正意义的“现代”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现实的动荡和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潮使得那一代的艺术家、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徐悲鸿的作品中则由衷地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与悲天悯人情怀。范迪安称,古往今来的很多画家也感喟世态与人生,他们的方式是将情怀寄托于避世的山水或孤寂的花鸟,然而徐悲鸿则通过塑造不屈不挠的民生群像,使中国美术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的“现代”作品。
徐悲鸿是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艺术家,“现代”这个概念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范迪安指出,在徐悲鸿看来,“现代”已不单纯是一种美术样式的指称,而是关于美术本质的一种新的憧憬和构想。“他探索的‘中西融合’艺术道路是以中国文化为本体,兼容外来艺术优长的创新实践。”
推动“现实主义”
徐悲鸿在创作中承担起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历史责任,推动“现实主义”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主流。
中央美院教授喻红指出,当西方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涌入中国艺坛后,当大家希望中国艺术多元化的时候,有人便开始讨论如果当年徐悲鸿从法国带回来的不是写实主义,而是印象派、野兽派或立体派,中国的艺术将会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也曾困扰过喻红。但她在回溯徐悲鸿的人生和创作中找到了答案。
喻红指出,徐悲鸿选择了当时最科学最理性的现实主义道路,科学求真成为他后来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徐悲鸿排斥其他艺术门类。事实上,徐悲鸿也早有预言,他曾说:“写实主义,足以治疗空洞浮乏之病,今已渐渐稳定。此风再延长二十年,则新艺术基础乃固。尔时将有各派挺起,大放灿烂之花。”
《放下你的鞭子》
B 面 美术教育大家
回国即从事美术教育
徐悲鸿从青年时代起就矢志于美术教育。1918年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1927年,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徐悲鸿回国,即参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此后徐悲鸿一生从未离开过美术教育,从南国艺术学院、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直到1949年的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靳尚谊指出,徐悲鸿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最早的接受和建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
与此同时,徐悲鸿还让那些富有创造个性的艺术家也成为美术教育的薪火传人。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曾聘请民间画家齐白石到大学任教;40年代徐悲鸿不畏反动政治势力,在重庆撰文介绍解放区的木刻,推崇共产党的木刻家古元。
建立中国美术教育体系
在教育中,徐悲鸿注重吸收西方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在其从事美术教育期间建立了西画专业,即油画专业。
除此,徐悲鸿对美术素描教学留下许多经典原则,包括“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宁方毋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等。靳尚谊指出,徐悲鸿运用的恰恰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来解读西方的素描教学,“不仅是准确、生动、深刻理解的造型体系,而且其中具有中国文化精髓和哲学。”
《田横五百士》
■ 经典作品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2000至3000幅作品,其中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里收藏着其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其他作品则散见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另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徐悲鸿画的《奔马》更是成为现代中国画的经典符号之一。除了《奔马》外,徐悲鸿在油画和国画领域都有很多经典之作。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磐溪中国美术学院期间创作了一批绘画杰作,包括以九歌为题的《山鬼》、《国殇》,肖像画《廖静文像》,风景画《银杏树》、《青城山》,中国画《群狮》、《鹰扬》等。
《珍妮小姐画像》(图①) 1939年创作《珍妮小姐画像》,为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为支持国内抗战而作。
油画《田横五百士》(图②) 1930年,完成油画力作《田横五百士》,歌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放下你的鞭子》(图③) 1939年,徐悲鸿赴新加坡举行画展,将卖画收入全部捐献祖国灾民。以著名街头剧为题材,创作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国画《九方皋》 1931年,徐悲鸿画展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完成了大幅中国画《九方皋》,以抒写发掘人才的渴望。
《徯我后》 1933年,完成取材《书经》的大幅油画《徯我后》,表现被压迫人民渴求得到解放的迫切心情。
国画《愚公移山》 1940年,徐悲鸿在大吉岭完成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巨作《愚公移山》,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以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人民。
《奔马》 1941年,作巨幅奔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巴人汲水图》
■ 纪念活动
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中国艺坛也掀起了一股追忆徐悲鸿的热潮。其中,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徐悲鸿纪念馆承办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于6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与此同时,相关的纪念展览也相继推出。其中,7月8日徐悲鸿家乡将举办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的相关艺术活动。“永远的徐悲鸿——师生联展”也将在全国进行巡展。
■ 拍卖过亿作品
2. 668亿元
《九州无事乐耕耘》(1951年),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中拍出。
1. 71亿元
《巴人汲水图》(1938年),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中拍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徐悲鸿 《奔马》 诞辰120周年 美术教育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