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把握精神实质 推进政协协商
———深入学习《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三、 着眼增强协商实效,进一步明确了提高协商能力的方法路径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提高政协协商能力无疑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真正需要政协协商的问题,都是一些大事、难事、群众关心的事和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素养、一定的思考能力,不经过深入调研,就很难提出睿智之言、务实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政协“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书记还希望各级政协要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实施意见》贯彻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对提高政协协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落实举措。
首先,政协既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围绕决策科学化建言献策,又要为决策的有效实施凝心聚力,这使得政协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委员履行职责,首要的是承担起、履行好政治责任。《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委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的学习,在履行职责的实践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
其次,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环节,是调动委员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周恩来曾指出,“政协要多组织一些调查研究工作。要使我们的建设搞得更好,首先就要实地调查,才能知道实际情况,如实反映情况,才有具体材料、具体经验可供讨论和研究。”在政协,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议政权,就没有献策权。要按照《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调研队伍构成,采取集中调研、分散调研、蹲点调研等形式摸清真实情况,加强对调研成果的研究论证,加强人民政协智库建设,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再次,政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此,政协要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密切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人民团体等界别的联系,积极组织委员参与协商、视察、调研等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意见建议。
最后,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在政协成立之初,毛主席、周总理就强调要扩大代表性,增强团结面,说政协不是一盆清水,如果是一盆清水就没有意思了,政协就是要团结各个方面的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中既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共识,又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提高合作共事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
编辑:付鹏
关键词:江苏省政协 协商民主 实施意见 政协协商 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