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150名中国伐木工在缅甸获刑20年 中方严正交涉

2015年07月23日 09:2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解读

  缅甸法院判决过重

  据报道,缅甸法院此次判刑依据是《公共财产保护法》。社科院东南亚问题首席研究员许利平指出,缅甸正在进行政治转型,很多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一些判决存在随意性。

  对于刑期,暨南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庄礼伟教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只是一个低级别法院的判决,刑期明显过重。若重判中国工人恐影响中缅关系,中国使馆已经进行交涉,交涉后可能会减轻刑期,应该有转圜余地。

  鉴于缅甸复杂的政治生态,许利平认为,中国企业在缅甸进行资源开采和投资要谨慎,做好风险评估。缅甸实行改革以来,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呼吁保护木材等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投资者不能对法律灰色地带抱侥幸心理,不要触碰缅甸中央政府红线,要遵纪守法。

  虽然我国是缅甸木材主要市场之一,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非法伐木。今年1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表示,有关报道歪曲事实,恶意挑拨中国同有关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中方一贯反对非法伐木、采矿和野生动植物贸易,致力于同包括缅甸在内的邻国加强合作,共同严厉打击这类非法活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边境地区稳定。

  ■ 释疑

  缅甸为何逮捕中国伐木工?

  与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与中央政府冲突有关

  中国一直是缅甸珍贵木材的重要海外市场之一,缅甸环保与林业部副部长吴埃密曾表示,流入中国的缅甸木材,38%从缅甸正规渠道进入,其余62%是通过非法渠道从边境走私。

  缅甸盛产红木等珍贵木材,这些木材多生长在缅北山区,这些地区聚集的是与政府军对抗的少数民族武装。社科院东南亚问题首席研究员许利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伐木工人被扣与缅甸政府军和少数民族武装对抗有关系。

  “缅甸的宝石和珍贵木材等资源多在缅北山区地带,少数民族武装在那里有自己的领地,他们认为有充分经济自治权,这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收入。”许利平说。

  据英国媒体报道,缅甸拥有亚洲现存面积最为广阔的原始森林之一,从喜马拉雅山山脚一直延伸到南部潮湿的热带雨林,高达1.24万立方米的原始木材出口为缅甸政府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乱砍滥伐现象在缅甸也很严重。缅甸资源与环保委员会秘书长吴登伦指出,缅甸森林覆盖率在1962年下降为57%,2005年为51%,2008年为24%,目前仅为20%左右。

  中国工人伐木是否违法?

  可能获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同意,未获中央政府认可

  自2014年4月1日开始,缅甸政府宣布停止出口木材,正规的木材出口途径已经被切断,更加剧盗采走私猖獗,由于边境地区武装割据不稳定,缅甸中央政府未能有效管控。

  缅甸政府军还从2014年12月起先在缅北克钦地区采取行动打击玉石走私行动,接着又于2015年1月在克钦集中打击“非法伐木”,并且动用空军侦查。据报道,中国伐木工人就是在这些打击行动中被逮捕。缅甸媒体称,被逮捕工人身上有少数民族军队颁发的木材许可证。

  许利平解释说,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与外国公司签订采伐协议,这就与中央政府有利益冲突,这是一个灰色地带。此次中国工人被抓地点就是缅甸政府军与少数民族武装冲突地区,这些中国工人可能是与民族武装签署采伐协议,但得不到缅甸中央政府认可,因此被逮捕。

  对于缅甸政府军为何此时重拳打击盗采盗伐,许利平认为,宝石和木材是少数民族武装最重要的物质财富,政府军加大打击力度就是要掐断其经济来源,用非军事手段对付少数民族武装,逼迫他们回到谈判桌,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今年的大选铺路。

 

编辑:曾珂

01 02

关键词:中国伐木工 中国伐木工在缅甸获刑20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