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秘地铁“妈妈丐帮”:带娃行乞月入过万(图)
“丐帮” 有三招
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政工办副主任施大江,通过自己的微博“南京地铁公安施sir”,对南京地铁乞讨行为展开过专门的调研。通过网络,他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乞讨的真相,避免爱心被欺骗和利用。
施大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从他接触到的职业乞讨者来看,在南京地铁里乞讨的“丐帮”可以说经历了“1.0、2.0、3.0”三个阶段的发展,他们组织分工明确,甚至分段分线路“包干到户”,有的人只在一号线乞讨,有的人只在二号线乞讨。乞讨者之间互相不串,纪律十分严明。
1. 0版本
穿得破烂,
甚至装残疾人扮凄凉
杀伤力:★★★
随着南京地铁运营线路逐步延长,客流量逐步攀升,职业乞讨人员也把“势力范围”从地面扩展到了地下。
地铁里乞讨最原始的手段可以说还是延续地面的手段,也就是“1.0版”——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人,走进地铁车厢拿着破瓷盆,里面放两个钢镚,逢人点头哈腰,讨要零钱。五毛一块的加起来,一开始也是每日收入颇丰。后因“生意”惨淡,由年轻一点的乞丐扮演“盲人”“哑巴”“瘸子”“瘫子”,企图用更激进的方式博取同情。
由于“装惨”伎俩比较成功,不少乘客都为之动容,解囊相助。后来,随着“残疾乞丐是演员”说法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地铁乘客看穿了这些假象,这些人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
2. 0版本
自购喇叭乐器,
行乞变身卖艺郎
杀伤力:★★★
“扮凄凉”的手段过时之后,地铁乞丐也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乞讨手段。
据了解,职业乞丐们借鉴路面的卖艺方法,购买高音喇叭、话筒、乐器等装备,将自己“全副武装”,直接到地铁车厢卖艺乞讨。有的乞丐是出动多人乐团,配备二胡、口琴、铜锣等自吹自弹自唱,采取现场演出的方式,在车厢内沿路卖艺。
当然了,也有乞丐比较偷懒,直接拿伴唱带进行播放,地铁开一路,他们就唱一路。由于嗓音太差五音不准,被网友吐槽“地铁好声音”,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环境。地铁乘客对此普遍比较反感,因此“生意”并不可观。
3. 0版本
博取爱心“杀手锏”
边喂奶边行乞
杀伤力:★★★★★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地铁乞丐也拿出了博取爱心的“杀手锏”——童子军上阵。
近1年来,南京地铁出现多批抱着幼儿乞讨的妈妈团。地铁乞讨妈妈要么怀抱孩子,要么牵着孩子的手,在地铁车厢里来回穿梭乞讨。甚至有乞讨妈妈毫无顾忌地抱着正在哺乳的孩子,向乘客乞讨。
看见孩子可怜的样子,很多乘客特别是女性会动恻隐之心主动给钱,而且有时候数额还不小,甚至会直接给出100元的“巨款”。这样一天下来,妈妈乞讨团也收入颇丰。
就没办法管吗
方案1
送回原籍? 他们会再回来
根据之前诸多媒体的公开报道,甘肃省岷县小寨镇是有名的“乞讨村”。如果说以前乞讨村的出现是因为贫困所致,那现在的小寨镇可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乞讨致富,当年的小寨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就是外出乞讨的人。
“我们也想帮他们,但是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金钱对他们的诱惑。”在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地铁民警和地铁站务人员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看着一些妈妈带着年幼甚至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在乞讨,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可是从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帮助了这些职业乞讨者,送他们返回原籍,他们依然会再次踏上乞讨之路。
方案2
逮到罚款? 他们赚的更多
乞讨人员被执法人员查处后,只能对其进行罚款,金额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就能再赚回来。即便是警方提出要将当事人送往救助站,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当事人自愿,警方是没有权利强制执行的。即便经过民警苦口婆心将他们送往救助站,民警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跟着出了救助站。
“不是生活困难去讨要,而是认为讨要来得容易,背后有利益驱动。”当地政府部门官员也曾表示,每到开学时节,当地政府都要派出工作组到学校、村镇去劝说村民不要外出乞讨,但是还是有一些村民外出乞讨,人员的管理难度很大。在当地人看来,能赚到钱了就不丢脸,即便是乞讨赚来的钱。
方案3
剥夺监护权? 不利于孩子成长
此前南京“饿死女童案”发生后,便有法律界人士提出了关于剥夺孩子母亲监护权的讨论。如今,看到地铁里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乞讨实在可怜,有网友也提出能否剥夺大人监护权的问题。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乞讨妈妈毕竟是孩子的亲生妈妈,如果剥夺了监护权,孩子只能送到福利院,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还有专家表示,一旦亲生孩子被送到福利院,这些乞讨妈妈要么就再次生育,甚至会想到去拐卖儿童。只要乞讨有利可图,这些职业乞讨者一定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来付诸行动。
声名狼藉的他们
网上一搜,全是乞丐负面新闻
近年来,“城市里乞丐其实很有趣”的说法我们已听到不少。关于他们开发出的新乞讨方式,也屡屡见诸报端。可以说,在大众媒体制造的舆论场里,职业乞丐已经声名狼藉。
武汉:女乞丐搂男乘客腰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地铁内有年轻女乞丐为讨钱性骚扰男乘客。
《武汉晨报》引述目击者唐女士的话说,搭地铁时,看见一名女子走向一名男子,递上本子不说话,示意他签字“爱心捐赠”,男子捐了10元人民币。过了六七分钟,另一女子又以同样方式乞讨,男子有些不耐烦,开始看手机不理会乞讨女子。
“乞讨女孩先遮住男子的手机不让他看,然后撒娇,摸了他的脸和胸,还搂腰,令男子非常尴尬。”报道称,女孩约20岁,扎马尾,穿运动服,模样清秀。唐女士说,女孩见男子不理她,就换了目标,后来又向另两名男性行乞。
北京:不给钱就摸女乘客腿
今年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开始实施,轨道交通执法大队也在同一时间成立。不少乘客反映,《条例》实施头两天,地铁里乞讨卖艺、发小广告的人确实少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又能看到拉着音响、端着小碗的乞讨者。“有的乞讨人员,你不给钱,他还会用手碰你的衣角或者腿要钱。夏天穿裙子,被碰到腿是件很尴尬的事儿。”一位女乘客说。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无论是乞讨卖艺者、发放小广告者、在通道里摆摊的商贩,还是围在地铁站口的黑摩的司机,当他们看到穿着执法服的执法队员后,大多会自行撤离地铁执法队的执法区,当执法队员离开后,他们便又回来了。如此“游击战”,给执法带来一定困扰。
上海:踢打谩骂摄像者
去年年底,一段名为《上海地铁2号线两乞讨女一童谩骂踢打威胁乘客》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视频显示,轨交2号线车厢内,一行乞女子因被乘客摄像后心生不满,脚踢该乘客,并进行威胁和谩骂。
上海轨交公安表示,已通知被踢打的女乘客做笔录,同时涉事行乞女子的身份也已得到确认。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在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禁止乞讨、躺卧、收捡废旧物品。而该女子此前就曾因在地铁车厢内行乞,被警方多次处理。(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迪晨 裴睿)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妈妈丐帮 带娃行乞 月入过万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