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浙江2名"清贫牧师"被查:敛财百万派专人打理

2015年08月05日 11:2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掩人耳目大肆敛财

  在教会中,信徒们把钱捐进奉献箱,这笔钱属于教会,教职人员不得据为己有。金华城区基督教会的奉献款数额巨大,公安机关起获的材料显示:仅从账面来看,2011年10月2日奉献款项为123万元;2011年12月25日,圣诞节奉献款为93万元,2012年1月23日新春奉献款为53万元……其中,2010年10月3日的奉献款甚至高达203万元。

  长久以来,金华城区基督教会有个怪现象:虽然包国华夫妇非常有钱,却不断有教会骨干宣扬包、邢两人生活清苦,要信徒们在捐献时,在信封上写上他们两人的名字。

  7月29日,警方对包、邢两人在真神堂的住所搜查时,一个铝框藏放在柜子最深处的暗仓内,比现金、金银珠宝还要隐秘,框内是一张纸,抬头是“金华城区基督教会财务制度”。其中一条规定:“凡入奉献箱款项,皆归教会收入。”

  同时,警方在住所内还搜出200多个已经拆了的信封、红包,上面往往写着“转给神的仆人”、“转交牧师”等字样。“这些信封、红包来自奉献箱,不应该出现在包、邢两人的卧室内。”办案民警说。

  沈某某点破了其中的奥秘:“信封上写上‘转交牧师’,开箱组人员就单独拿出来给牧师。”另一名教会骨干成员朱某某说,按照教规,奉献箱开箱时,牧师不应该在场,但包、邢夫妇两人却一般在场,在场的见证人也是邢文香指定的。

  放在铝框内的财务制度藏进柜子深处后,包国华、邢文香私自篡改了教会财务制度,“凡入奉献箱款项,皆归教会收入”这句话也从此在制度中消失。

  金某某是教会出纳,从邢文香说的一句话中,她就“领会”了“新规矩”:大家奉献时,写上牧师名字的信封、红包,今后要直接转交牧师。“她说记得有一次,一个信徒给她个人奉献,是放到奉献箱里的,但是被老一批的人给拆了,把钱放到教会里去了,她钱也收不到。”金某某说。

  此后,对包、邢两人生活清苦的宣扬突然多了起来。在部分信众面前,包国华经常说,我不会要教会的钱财,自己一分钱存款都没有,上帝都给我安排好了。邢文香也说,自己为教会奉献很多,差旅费都没有到教会报销过。

  一些教会骨干也紧紧跟上,郑赛英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她深知包国华家庭拥有巨额财产。“每次郑赛英都会在讲台上公开讲,包牧师、邢牧师这么清苦,为教会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一切,我们要为他们负担起来,让他们可以安享晚年。”王某某说。

  王某某是教会会计,家庭较为困难:丈夫常年生病要吃药,自己收入微薄,是金华市区野猫坞附近菜市场的“常客”,因为那里菜价便宜。听了郑赛英的宣扬后,她奉献了4000多元,并在信封上写了郑赛英要求的内容。

  这种宣扬远没有局限在教堂讲台上,金某某说出了更多内幕:“在聚会的时候,各个片区的组长开会时,也都宣传这些,主要就是鼓动信徒们对包、邢两人进行敬奉。”她说,除了组长们的宣传之外,还要信徒们表态,同时有人在场记录,“记录的东西要交给邢文香。”

  这种“牧师清苦”的宣扬,越传越神,不少信徒自觉奉献。有时,这种捐献甚至有“逼捐”的性质。金某某说了一次亲身经历:“郑赛英说,我们现在管理小组的人员真是该死,还不如普通信众,对牧师生活不关心,牧师对教会付出这么多,我们自己管理人员都不去敬奉。然后她问我有没‘感动’过(指奉献),我说有的,因为她这样说我也没有办法回答,但我心里是不舒服的。”

  金某某的丈夫患一种古怪的毛病,身高从1.72米缩到1.50米左右,常年受病痛折磨,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但她见过其他因经济原因不愿奉献的信徒吃过苦头:“不敬奉就可能会被说不同心或不尊重,一旦有人被说不同心,教会里其他人就会对他有看法。”

  虽然很不情愿,为了能在教会待下去,一次圣诞节聚会时,金某某还是用信封装了1000元放进奉献箱,写上“转交牧师”的字样。

  从2012年起,信徒周某某就经常向城区基督教会奉献,每次奉献1000元到3000元左右,总数达六七万元,但他从未收到票据。

  账目不清,每次捐款数额只公布大致数字,成了包、邢控制下的城区基督教会的“常态”。沈某某说:“包牧师让我投资的钱,主要是兄弟姐妹奉献给包牧师和邢牧师的。奉献的具体数字不清楚,但我知道数额不菲。”

  “长期以来,包、邢两人通过宗教敛财,已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骨干成员通过各种场合对不明真相的信众宣扬、洗脑,鼓动他们奉献,再借机放入个人腰包。”一位办案民警说。

编辑:巩盼东

01 02 03

关键词:清贫牧师被查 敛财百万 专人打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