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打捞致远舰:从一块铁皮找到英雄悲壮史
打捞致远舰:从一块“铁皮”找到百年前一段英雄悲壮史
考古学家在黄海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消息轰动了整个考古界,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进行,一些重要文物近日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关于这艘在海水中沉睡了120余年的战舰是如何被打捞起的谜题也将逐步解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发现100多件文物,从打捞起的文物可以断定,“丹东一号”沉船就是甲午海战致远舰。
周春水说,目前已发现的文物中,一组上面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是“丹东一号”实为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
这艘沉没战舰发现于丹东港的西南方向10海里的距离,所处海底深度大概在18米到23米之间。沉船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 宽9—10米,体量在1600吨左右。整个船体外轮廓形态保存尚可,但舱中损伤较大,杂乱分布较多碎木板、铁板和机器零件等物品,并发现多处火烧迹象,调 查中还发现炮、子弹等武器弹药残件,伴出有大量铆钉铁甲板、木质船材等物品。(赵洪南 徐扬 李贺)
这是打捞发现的57毫米炮弹(9月26日摄)。
这是打捞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9月26日摄)。
这是考古现场发现的152毫米副炮弹头(9月25日摄)。
这是考古现场发现的方形舷窗(9月25日摄)。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打捞发现的210毫米主炮炮管(9月26日摄)。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打捞 致远舰 考古 水下考古 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








巴西圣保罗贫民窟发生火灾 居民洒水参与灭火
世界最长单球铰转体高架桥完成转体
NASA航拍地球“素颜”照令人震撼
黑龙江代表团抵达北京
北爱尔兰将举行议会选举
经济合作组织呼吁加强地区互联互通
西班牙港狂欢节落幕
纽约举行2017军械库艺术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