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两岸故宫共迎九十华诞 台北故宫推出文物特展
2015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的院庆日,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推出“石渠宝笈”“清代万寿盛典”等一系列大展“晒家底”,与此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了“天保九如——九十年来新增文物选粹”以呈现历年陆续入藏之器物、书画与图书文献珍品,共庆九十华诞。“天保九如”的展览名源自于《诗‧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其中运用九个“如”字,串连起山川日月、松柏冈陵等等象征天地灵佑、德寿绵长的意象,表达真挚的祝福。“看展览”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以餮读者:
“天保九如——九十年来新增文物选粹”由“书画”“器物”“文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书画”部分精选历代文人雅士的传世名作,尺幅之间,探索文人雅士的时代观感;“器物”部分跨越六千年历史长河,铺展出社会变迁与艺术信仰的壮阔图景;“图书文献”部分让智慧结晶无远弗届。
书画:体悟生命的彷徨与绽放
此次特展精选历年接受捐赠及购藏的书画藏品24件,其中包括早年散佚民间的清宫旧藏书画名迹,清宫较为匮乏的明末遗民、扬州八怪的作品以及迁台后重要书画家的精品。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北宋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
北宋 苏轼 黄州寒食帖(局部) 34.2 x 19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购藏于1987年
此件为限展作品,展出期间为2015年10月6日至11月16日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 。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帋。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右黄州寒食二首。
北宋文豪苏轼(1037-1101)在文学史上,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史上,他与蔡襄、黄庭、米芾并称北宋四大家。元丰二年(1079)苏轼谪居黄州(湖北黄冈),第三年四月的寒食日,有感于季节更替,生活困乏和仕途挫折,作《寒食雨二首》,其后书成此卷。苏轼诗中波澜起伏的情绪,已然转化成笔下纵横流转的墨沈,攲侧错落、跌宕生姿。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
此卷由宋至今,流传九百余年,后人誉为苏轼存世最好的书迹。黄庭坚于大观四年(1100)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字体之大,超过东坡诗文,虽自谦“无佛处称尊”,然实百代争胜,双美并具。
元 吴镇 嘉禾八景之春波烟雨 卷 共37.5 x 566cm,张维桢女士1995年捐赠
吴镇(1280-1354),浙江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山水学五代巨然,墨竹宗文同,能融会前人所长,树立 一己风格。善于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
作品描绘了位于嘉兴附近八个风景胜地,分别为“空翠风烟”、“龙潭暮云”、“鸳湖春晓”、“春波烟雨”、“月波秋霁”、“三闸奔湍”、“胥山松涛”、“武州幽澜”合称为“嘉禾八景”。全作布局简略,所绘景物皆依嘉兴山水实地勘画,旁更以文字标记八景所在之寺庙、湖石、亭桥等。
如图“春波烟雨”景中有“双湖桥”、“五龙庙”、“真如塔”等。用笔不多,气韵古朴,表现了大自然宁静典雅的情调。卷首吴镇草书题识,款署至正四年(1344),时年六十五岁,为中晚年之作。画幅右下方有千字文第七五三“渠”字编号,为项元汴(1525-1590)旧藏。
宋 朱熹 易系辞 册 本幅尺寸均36.5 x 61.8cm(十四开),林宗毅先生捐赠于1983年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人称考亭先生。他所著的《四书集注》,阐述孔子学说,成为南宋的官学与士子科举必读的书,影响近八百年来的中国思想。
本册所书内容节录自《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及《说卦传》,共十四开,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墨迹,经元明两代藏家之手,于清乾隆时期入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为流传有绪之作品。每行仅书写二字,结体上重下轻,笔势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剑斫阵之势,字字筋骨突出,强健有力, 笔画墨色黝黑,时而又现飞白,精神显得格外奕奕,为古代传世大字书法中之佳作。
器物:审美的历史
青铜与玉器方面,1928年河南安阳殷墟正式发掘,近九十年的考古发现,大幅改变我们对早期历史的认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商周铜器到汉代玉器,补阙了正史、探求了习俗。陶瓷上,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清宫旧藏宋代白瓷、青瓷及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的寄出上,增加了日用瓷器的收藏,瓷器也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者。在文房珍玩上,此次展出的明代戗金、宋代剔犀均为新增的漆器品项,以呈现中国漆艺丰富的一端,而民国名家印章的展出则反映民国初年人文荟萃的盛况。
曾姬壶 战国早期 通高78.3cm 器高68.8cm 腹深55.8cm
这是一对带盖圆角垂腹方壶。体呈椭方形,微侈口,长颈、垂腹、方圈足,颈部有一对顾龙形耳。盖呈盝顶形,上有四个S形钮。颈 部饰仰叶纹及两条蟠虺纹饰带,腹部以“十”字形凸带分成八个区间,上部四个区间填饰蟠虺纹,下部四个区间素地无纹。两壶器
口内壁铸有相同铭文五行三十九字:“唯王廿又六年,圣走亘之夫人曾姬无恤,吾安兹漾陵蒿间之无匹马,用作宗彝尊壶,后嗣用之,职在王室。”
铭文记述了在楚宣王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声王的夫人曾姬无恤为自己在漾陵蒿间选择葬地。《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声王即位六年(公元前402年)为盗所杀,是曾姬无恤早年丧偶,晚年自知不能与楚声王合葬,因此制壶为铭记录独葬之处,其用意是希望楚王 室不要忘了祭祀她。壶铭字体属于典型的战国楚系文字,铭文内容具有史料价值。
曾姬无恤壶相传为1932年出自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后为刘体智先生所藏。该壶的制作年代明确,造形生动,纹饰繁缛,器物体积巨大,气势雄浑,是东周楚系青铜器的代表作。
清 康熙 墨地素三彩四季花鸟瓷方瓶 高51.2cm深49.8cm口径15.1cm
方瓶,圆撇口、长颈、平方肩下折,长筒型器身,平底。上圆下方器型,取琮式瓶天圆地方的造型概念。平底心有四方脐,内有透明釉下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款。字体笔法随性,为康熙时期民窑的作品。器内施白釉,高温素烧后,在无釉素坯的外壁上以
焦墨钩勒、点画纹饰轮廓,再填绘绿叶,黄、紫色夏荷,秋菊,芙蓉等四季花。素坯留白作梅花,并有蝴蝶、鸟雀穿梭其间。花叶色彩分明,釉色分浓淡,使纹饰有阴阳向背的层次感。细心避开纹饰,填入匀亮如漆的墨地。彩上再罩一层透明乳白铅釉。此类高 温素坯上低温铅釉的作品,为康熙时期素三彩的特色(素三彩,釉色以黄、绿、紫、白为主,偶尔也加红、蓝色)。
本件文物的典藏号为“中日瓷”,为1950年日方归还文物之一。
明 嘉靖 戗金彩漆福寿乾坤纹八瓣式大盘 高4.2cm盘径34.2cm足径26.5cm
八瓣式盘,褐漆地,器底中央阴刻填金直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以戗金勾勒文样,纹饰内填彩漆,红、绿、蓝、褐、白、黑等,色泽沉稳,刻画仔细,漆面打磨细腻。盘缘分八区,每一区中央为山石,两侧各延伸一折枝花卉,花上饰珊瑚、象牙、钱币等杂宝八种,共两组。
盘心则作三把展开的折扇,黑、红、褐色的扇骨上,饰枪金梅枝,有如陈设真实的折扇。三扇面分别以乾坤双龙、万寿双凤、松竹梅鹤为纹饰主题,运用干、坤二卦,盘长、寿字结,或将树枝转折作福、寿字形,物象描写细致规整,是明 代嘉靖典型文样的组合模式及母题。院藏漆器以明清雕漆为主,明代彩漆及戗金技法流行。
图书文献:字词篇卷无远弗届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善本图籍暨文献档册约六十万件,就文物总量而观,最称宏富,诚为世人研究古籍版本、档案舆图以及佛教经典的殿堂。此次展出的包括流离归复之清宫旧藏文物,宋、元以至民国初期版刻古籍善本,名家著作手稿与日记书简,宗教典藏,东、西方绘制之古舆图以及台湾早期地契文书。
京杭运河图(局部) 清 康熙雍正年间 78.6 x 2050cm
京杭运河图,绢本彩绘,长卷,上东下西,卷首起自杭州湾,卷尾止于京师西侧八达岭长城一带山脉,以京杭运河行走路线为主体,详绘全线的河道、山脉、泉源、湖泊、阐坝、河堤以及沿线的府县城镇、名胜古迹等。无图题,亦未注出绘图人及绘制时间,然按图中海面加绘水波纹,”仪真县”未改名”仪征县”,以及呈现的中运河工程,图上可见卢沟桥等,推测绘制时间当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雍正元年(1723)间。全图采传统山水画法,形象逼真,色彩鲜丽,采俯视角度精妙写实地描绘出自然及人文景观。
本图忠实地反映清康熙间运河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全图不但绘制精美,更难得的是呈现了运河全图,内容则包罗万象,如漕船从杭州航至北京全程,有时张帆、有时收帆,遇见险滩更以人力拉纤前行,河道、湖泊纵横交错,闸坝、河堤(湖堤)、城镇、古迹、名胜、兵营、山势等既详且精,可说是清代运河图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宋 章如愚编 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 宋刊巾箱本
南宋章如愚编撰《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又称《山堂考索》、《群书考索》。章如愚,字俊卿,婺州金华人,宋宁宗庆元间进士,生卒年不详。因上书陈述时政,得罪宰相韩侘胄(?-1207)遭罢黜,归乡讲学山中,门人谥山堂先生。
《山堂考索》原刻本分十门,一百卷,以地干分十集。今通行版本乃经宋吕中增广重编,分前、后、续、别集共四十六门,二百一十二卷。院藏此本为南宋书坊为营利鬻售,据增广本刊印的巾箱本,仅以后集“官制门”一集十卷,共十册,佯充全书。第一册末 有袁克文(1889-1931)手书题记及《春日杂诗之一》。袁克文为袁世凯次子,熟读诗书外,颇精书法,亦爱好。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唐 杜甫撰 宋 郭知达集注 沈仲涛先生捐赠
《集注杜诗》系诗圣杜甫(712-770)诗作之论注解析,即《天禄琳琅书目》初编卷三宋版集部著录之《九家集注杜诗》,同为宋宝庆元(1225)年广东漕司本,又为《四库全书》据以著录本,系一传世稀见刊本。台北故宫所藏此帙源自清末著名私家藏书常熟瞿氏 铁琴铜剑楼旧藏,抗战时沈仲涛先生购藏研易楼,尔后捐赠。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局部) 清嘉庆十六年 130 x 31.7 cm
图题“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据图右识文,记“乾隆丁亥年(三十二年,1767)间,余姚黄千人(1694-1771,字证孙;其祖父为黄宗羲,父亲为黄百家)曾为天下舆图,其中山川疆界都邑封圻,靡不星罗綦布,如指诸掌”,但“此图久经镌版行世,兹特刻为屏幅”。全图由八块图版拼合,且图稿系就余姚黄千人的旧图增补而成。
图中注记“全图内每方寸百里”,但并未画方网格;识文中有图例示意。全图涵盖的范围相当辽阔,东起朝鲜半岛,西至葱岭,北达黑龙江,南抵南海诸岛;但主要仍是在描绘清代中期疆界的自然环境及行政区划,兼及长城与各关卡等建置;沿海诸岛屿配合文字标示名称,其中台湾岛上注记“东去俱番界人迹不到,府境南北长二千八百四十里,东至大山番界五十里”,西部则绘出当时府、县的行政区划。图面左上略为缺损,但依稀可辨若干文字描述各国状况;图中对于行政区划、山川、海岛及长江与黄河两大河流的描绘,从源头到出海口相当完整。黄河河源绘制于鄂灵湖、查灵湖及星宿海一带,与实际河源相近;但长江源承袭错误的陈说,以岷江为其源头。
明 祁彪佳 撰 守城全书 明崇祯间著者稿本 29.3 x 18.6cm
本书原为黄裳旧藏,后由本院购得,故前有黄氏题记、钤印。 《祁忠敏公日记》崇祯十一年(1638)底即有拟议辑书之语,此后便屡记此事,黄氏题记已罗列甚详。唯细检《日记》,实不止黄氏所举之数。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两岸故宫 共迎九十华诞 台北故宫 文物特展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