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坏消息综合征
网上有“武汉八旬老人拆迁安置5年未果住纸箱房喊冤”的信息,从门户网站到新闻媒体网站,传之甚广。
《武汉晚报》记者实地查证,此乃由老人的孙子策划出来的“讨房秀”,不符合事实。
真实情况是,老人的孙子被拆的房子,使用权面积仅140平方米,后加盖两层,拆迁后已获得4套还建房共360平方米。此人认为他还应另外获得3套还建房240平方米,他依据的是村委会一些人虚假测量得出的还建面积,这些人已被查处,他也通过法院主张过这一要求并败诉。
这些情况,当然没有在这位村民策划的“讨房秀”中出现。这不奇怪。
众多网站和媒体对此“网上报料”纷纷转载。没有谁去核实,没有谁到实地,报料者怎样报料,他们就怎样传播。这是奇怪的事情,但现在似乎也已成常态。
接着有人去核实了,证明事情并非如此了,于是剧情反转。这近来也越来越多,最近的一例是大家都说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后来证明完全不属实。
传播虚假的“恶劣事件”,声音常常大于剧情反转,但剧情反转的消息,好歹还能得到一些传播。这个“纸箱房”的假信息,被证伪后,在网上竟然无声无息。在新浪新闻中搜索,“纸箱房”有近600条记录,而其证伪的记录,一条也没有。如此鲜明的对比,如此不约而同,表明一些网站和媒体的“坏消息综合征”已经深入骨髓。
网络时代的传播已至无远弗届,无论真实的还是不实的信息都一样。在“坏消息综合征”之下,坏消息经好消息能够传得更广。对于网站和媒体来说,即使有“坏消息综合征”,可能也不算是特别糟糕,但是,如果媒体有一点查证兴趣,网站有一点“质疑”精神,也就是说,有一点其作为传播者应有的职业精神,情况也不至太坏。
可惜,一些媒体和网站,对“坏消息”的基本态度是先予取信,于是传播时给予巨大的热忱;与之相应的,在“坏消息”被证伪后,既无受骗感,也无职业精神的检省,更无传播不实信息的羞耻感,于是辟谣羞答答,甚至对真相不予正视,似乎真相如果不是“坏消息”,那就宁可不要;真相不是“坏消息”,似乎还是一件令其遗憾的事情。
传播比任何时候都有力量,而传播比任何时候都不负责,这是当下传播的部分现实。(刘洪波)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坏消息综合征 “讨房秀” 剧情反转 虚假传播


纽约举办“格列佛大门”微缩景观展
实习潜航员首次担任“蛟龙”号主副驾驶探深海
一带一路好项目
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除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职务
新德里遭遇高温天气
俄罗斯圣彼得堡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
韩国新总统文在寅宣誓就职
华盛顿举行“欧洲胜利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