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干部隐圈子,别拿格调说事
今年8月初,广东省下发《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监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及休闲圈、从个人到其配偶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全方位覆盖。但干部愿意公开的事项还是以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这些基本“点”为主,有的干部甚至对公开个人住址已经觉得“没有安全感”,“圈”的情况就更没有登记了。(11月2日 《南方都市报》)
应该说,社交圈和生活圈是一面镜子,干部是勤政为民、奉公守法,还是结党营私、徇情枉法,照一照就能得出真相。基于此,广东省出台政策,要求干部报备8小时外情况。其目的无非是通过监管8小时之外,检验干部的“为民成色”。并以此倒逼干部,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屏蔽不良习惯和爱好。无疑,这样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执行起来,却遭到抵制---大部分干部以“没有安全感”为由,拒绝填报各种“圈”。
干部为何隐藏圈子?在外界看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干部的格调不高。官员作为公权力的掌握者,有义务让自己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然而,部分干部却认为晒圈子,就是破坏自己的隐私,拒绝公开各种“圈”。显然,这些干部的格调确实有点low。二是因为部分干部心虚。人民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2012年因腐败被抓的中国高官中,95%都有婚外情。晒圈子就意味着让这些东西见光,贪官愿意么?
管理学有“三七理论”,在干部身上也同样适用。无疑70%以上的干部都是好干部。可大多数干部都不愿主动晒“圈”,问题出在哪?显然,将干部隐藏朋友圈,总结成心虚或格调不高有点以偏概全。其实,干部隐藏圈子,关键还是主管部门的方式方法出现问题。首先,从方法上看,要求官员晒出全部“圈子”,简单粗暴。诚然,官员有晒私生活的义务,但也不该全部曝光。比如,干部的生活习惯、平时去哪,就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否则,干部晒圈子必然会打折扣。其次,在方式上,只是简单的要求干部报,而缺少后续的核查和广泛的监督,能激发干部的申报热情么?
要求干部公开社交圈、生活圈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重大举措。但晒圈子也要讲究尺度和方法。怎么晒、晒那些、如何监督,都需要仔细考量,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认真、严格的执行。否则,干部晒圈子,就会沦为纸老虎。君不见,曾经名噪一时的四川彭山县出台去官气十不准,广州“禁舞令”,不都变成沉默的禁令了么?只有读懂了这些前车之鉴,圈子才能真正成为鉴别干部的“照妖镜”。(薛家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领导干部 公开社交圈 生活圈


伦敦举办切尔西花展
特朗普表示美国愿帮助中东地区国家反恐
以色列举行声光秀庆祝“耶路撒冷日”
日本上野动物园大熊猫或怀孕
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公布竞选宣言
北方大范围地区高温持续
《中国恐龙》特种邮票发行
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已突破1000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