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习马明日新加坡会面 马英九:会面是为下一代的幸福

2015年11月06日 10:02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 纵深

  两岸关系与时俱进 习马会面水到渠成

  昨日,在说明“习马会”协商过程和会面事宜的记者会上,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谈起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缘起时表示:两岸关系与时俱进、习马会面水到渠成。

  马英九称,在今年10月金门的“夏张会”时,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问,今年在马尼拉的APEC会议上有没有可能举行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说,第三地是可以考虑的。随后夏立言建议选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具有两岸关系传承的历史含义。双方决定回去之后向高层请示,最后达成了共识。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认为,之所以水到渠成,一是双方都有共同的意愿和共同政治基础;二是过去七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全面实现“三通”,两岸形成一日生活圈,社会融合也开始起步,促进了两岸关系交流的大合作、大发展,“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加上双方的意愿,所以会面才能一拍即合。”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举行记者会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举行记者会

 

  高层往来“打前站”

  两年来,两岸高层会面频繁。据马英九介绍,两年前,在印尼峇里岛的APEC会议中,当时的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跟张志军首次碰面。去年,两人在北京的APEC会议上碰面,“到今年的‘夏张会’,一路开过来,双方在闲聊时就提到了‘习马会’”。

  从2005年两党领导人会面,到即将到来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周志怀表示,这十年来,两岸高层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果。1993年“汪辜会谈”主要是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沟通,主要解决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一些问题。去年建立台湾方面陆委会和国台办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则属于政策性对话,“这一转变很重要,常态化的联系沟通机制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已经四次会见台湾代表团。周志怀认为,此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将从国台办和台湾方面陆委会之间的政策性对话上升到政治性对话,“对话肯定要碰触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可以说双方都有意愿面对政治性的问题。”

 

  民意为会面提供土壤

  除了官方高层的密切往来,民意也为此次“习马会”提供了土壤。马英九在昨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经过7年努力,两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风貌,也给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带来了和平红利。

  2003年1月26日,一架编号为CI585的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客机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两小时后,飞机载运着200多位返乡过年的台商及家属起飞,经停香港返回台湾。这一年,大陆方面批准台湾6家航空公司共16架次包机,从台北、高雄起飞,经停港澳至上海,往返接送台商,这也是53年来台湾航空公司的飞机首次循正常途径经停在大陆机场。

  在此前,每年往返两岸的台湾同胞已超过300万人次,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然而想要往返两地,他们在途中要耗费更长的时间。

  两岸关系再发生重大变化是在2008年。这一年12月,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大三通”的时代来临。

 

  “会面有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

  两岸的文化往来也不断增强。除了2010年两岸在台北共同举办了首届“两岸文化论坛”外,2011年6月,分藏两岸60余年、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从2008年到今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已超1200万人次,为台湾创造了2186亿新台币的旅游收入;台胞赴大陆旅游人数达536万人次,为大陆带来了69.2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周志怀表示,目前来看,台湾一些民调结果显示,主流声音是赞成“习马会”的,说明了台湾民众对台海和平的期待,两岸人民共同享受了和平发展的福利,而两岸领导人会面也有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所以大家很有期待。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习马明日会面 习马明会 习马明日新加坡会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