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纪实
非遗:从边缘到中心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多元文化走向“多彩”的现代解释,经历了历史性等待。
山地村落是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多彩文化让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民间走向世界。打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遗产名录,赫然列在其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古歌、刻道、布依族民歌、黔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安顺地戏、布依族八音坐唱、水族马尾绣、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鼓藏节等共计62项101处,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到9成以上。目前,全省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74项125处,省级名录440项568处,市州级名录1000多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位居靠前。这些名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
根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全省性统一数据库平台,“多彩贵州”品牌形成系列组合优势,让贵州地域文化、原生态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舞台、屏幕、报刊、网络等领域充分体现。到2020年,全省保护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保护、传承人保护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在量和质上有较大改善,力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经验”;“多彩贵州”品牌成为中国著名文化符号和标志,贵州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重要基地。
2005年以来,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为中心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可谓贵州对外整体宣传系统工程,已成为一个响亮的贵州文化品牌,从面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保护、利用、传播、提升贵州的文化品牌。
“多彩贵州”可谓是贵州文化的意识提升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历程。时下,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的文化保护、传承、自觉地呼应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停从边缘走向中央,文化身份走向中心。“多彩贵州鲜明浓烈地表达了贵州文化,贵州文化需要再创新篇。”省社科院文化所原所长王路平说。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 传承 传统村落 保护 发展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