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部委回应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
从2001年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今年也是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日”十周年。十多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响应,社会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部将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制度,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努力扩大传承人群,扩大非遗受众,增强传承活力,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工作主要有:一是推动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二是加强传统戏曲保护,推动传统戏曲振兴。三是推进抢救性记录工程和非遗数据库建设。四是启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五是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情况评估。六是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公共文化场馆。七是积极推动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工作。八是开展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
财政部从2006年开始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来,该项资金年均增长27.37%。主要支持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补助费;二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三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补助费。
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税收扶持政策问题,我部会同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做了多次调研,下一步将统筹研究完善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的增值税政策。同时,非遗行业大多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现在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可以享受的。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位委员、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结合中央的财力,尽可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二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督促地方财政部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机制;四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我们将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为重点,同时兼顾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传统医药、传统手工技艺等领域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会同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促进民族地区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等5项重点任务。
通过这5项重点任务,借助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和科学。推动传承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科技进步相结合、与国际市场相结合,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品质。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
关于非遗的应用性传承问题。我认为非遗传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存种子式的传承,只有极少数人从事,甚至只成为资料了,这种传承没有生命力。目前我们大量的传统营造技艺就是这种状态。还有一种是应用性传承,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普遍应用。举个例子说明应用性传承是可以做到的,我国历史上是夯土建筑(干打垒)大国,但现在人们都把夯土建筑作为贫穷落后的标志拆掉,没有去考虑传承和应用问题。法国里昂地区有大片传统夯土建筑,不仅在保存使用,而且经过研究改进了夯土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上个世纪80年代建的三层楼的保障房采用了新型夯土结构,其改进在于土和石子的科学比例、采用现代模板、采用电动器具夯,这样的夯土结构强度很高,整体性很好。土和石子还是就地取材。我们引进了这个技术,在八度地震平台上做过试验,建筑没有受到大损坏。我们在甘肃、新疆、福建、江西、河北等地建了示范房并推广,优点十分突出,便宜、冬暖夏凉、抗震、美观,群众十分喜欢。这个例子说明要做到应用性传承,一是要执着,要对传统有崇敬之心,坚信传统都应该传承。二是要创新,研究透其优点、研究透其缺点,用新技术去克服缺点,使其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正式颁布施行。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通过中央财政拨付每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1万元,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2294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国共有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逐步完善。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截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42亿元。96所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
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文化部与各地文化部门、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实践了多种保护方式。2014年起,文化部陆续对318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在保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生产和利用,增加传承人群和从业者收入,增强自身造血机能。目前全国已设立与生产性保护相关的传习所、展示馆8720多处。对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以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方式进行整体性保护。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传承 保护 非遗 物质 文化遗产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