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学生吸毒,该宽容还是严惩
不知名的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现在知名了。不是因为出了音乐巨星,而是因为学生吸毒。有网友爆料说,这所学校近日被警察“突袭”,300多人接受尿检。迷笛校长的一封致歉声明已经广传网络,证实了有至少10余名在校学生因为吸毒被抓。
校长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大多十八九岁的孩子,其实是出于好奇,都应该从批评教育的角度出发,宽容并原谅他们,采取拘留的方式很不妥,如果没有爱和同情,仅用强制手段只能舍本逐末。因此,学校不会严厉处罚这些学生,但会给他们开会批评教育,“因为只有音乐才是良药”。
好一个宽容和原谅,好一个爱和同情。如果同是90后的柯震东们听到同是吸毒的同龄人会遇上这么好的“待遇”,估计会委屈得哭晕在厕所里。十八九岁的在校学生,吸毒属于犯罪的道理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艺术“前辈”们很多因为吸毒被朝阳群众送“进去”了应该也知道,包括前几天那个“妹妹你坐船头”的,都已经两次上不了“岸”了。而在校长眼里,这些成年的大学生吸毒,竟然还属于“好奇”和“初犯”,还需要“宽容”和“原谅”,这种道歉的声明,本身就得不到社会的宽容与原谅。
没有艺术明星的名,却有着吸毒明星的瘾。迷笛音乐学校这些艺术学生,未出校门就染上毒瘾,没有验证毒品能够激发出非凡的艺术灵感,倒是验证了艺术圈这个环境的“毒”气蔓延程度,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它不是好奇害死猫,而是这些没有法治尺度的所谓宽容,已经将吸食毒品视作见怪不怪的“圈情”。有这样在学生吸毒面前依然“爱和同情心”泛滥的校长,这些学生把吸毒当成吸烟一样随随便便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吸毒,该宽容还是严惩
这位在致歉声明中不忘煽情的校长还给公众透露了这么一个细节:这两天,涉事学生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走时穿得暖不暖、孩子在里面会不会被打、要关多长时间。校长安慰说,您放心,孩子离校时都穿好保暖衣服了,北京的警察办案是文明的,孩子不会受委屈。一群吸毒的学生被抓,家校互动如同学生们学雷锋上街扫雪一样问寒问暖,丝毫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这种宽容心已足够畸形。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毒瘾成性的人们,不是从初犯、好奇,进而形成比自己的生命看得还重的毒品依赖的。且不说这“初犯”的说法从何验证,即便真是第一次尝试就被警方逮了个正着,法律总在那里,危害总在那里,法治不会因你是在校的大学生而非成名成家的艺术明星就放你一马,也不应该因为校长和家长有着足够的宽容和同情之心就可以领回去自行原谅。
法治不会因为学生吸毒就把他们对于音乐的追求而判了“死刑”,舆论也不会因为迷笛音乐学校一部分学生的迷毒而否定它对音乐人才的培养能力。但是,在毒品面前,在法治面前,任何一种无底线的宽容,都是一种无形的施害。有这样不把学生吸毒当回事的校长和家长在,这些孩子在艺术上再有追求,都有可能沦为价值观和法治观扭曲的病梅。(刘雪松)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迷笛音乐学校 学生吸毒 宽容与严惩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