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让“合抱之手”共塑世界美好未来
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之际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国纪平文章:让“合抱之手”共塑世界美好未来
——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之际
国纪平
适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彩虹国度的黄金之城,见证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历史性时刻。12月4日至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同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与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一道叙友谊、话合作、谋发展,全面规划中非未来3年各领域友好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迈向新高度。
历史性盛会,如何担当继往开来、深化合作、聚焦民生的历史使命?中非团结与合作,如何引领中非共同奔向美好未来?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将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近日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署名文章,深刻阐述了中非关系的历史渊源和美好前景。中国和非洲牵手,事关24亿人福祉,向世界彰显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力量,促进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一)
“这块地从前是监狱,关着很多绝望的死囚,当时整个非洲大陆给人的感觉就是绝望;现在,这里造了这座建筑,象征着非洲的复兴,点燃了非洲人民对未来发展的希望。”
2012年1月,在非盟会议中心落成典礼上,时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组由中国援建的雄伟环形建筑群,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拔地而起。非盟总部从此拥有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办公和会议中心。援建非盟会议中心,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之一,也是中非合作论坛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15年前,正值千年更替、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新世纪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该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强化合作、更加有效地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发展中国家该如何维护共同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得到答案。
在非洲国家的提议下、由中国倡导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10月顺利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开启了新世纪开展中非集体对话、谋求共同发展的全新尝试。
“合抱之手”,这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生动写照。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会徽形状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
“合抱之手”融通着暖流,蕴蓄着能量。2006年,在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的重要节点,中国领导人同48个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共同见证了一场更高级别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中非国家领导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次集体对话,在非洲媒体眼中“把非洲大陆带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是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5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合作架构日臻完善,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保持论坛中方后续委员会与非洲驻华使团磋商、中非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等沟通渠道。论坛日益发展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增进相互信任、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
在世界眼中,中非合作论坛就是中非团结自强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二)
河有源泉水才深。
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诚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从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非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到次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再到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开始非洲十国之行,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中非关系新纪元。此后,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中非始终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
60年来,中非关系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中非友谊始终没有变,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始终没有变。
从1956年起,中国一直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真情可鉴。半个世纪前,当西方人断言马里种不出甘蔗的时候,中国专家来了,在贫瘠的土地上培植出甘蔗,建起了糖厂,让马里自此开启了自产食糖的历史,“甜蜜事业”为国家发展注入动力。一年前,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暴发,当国际航线纷纷停飞时,中国租用包机率先送去疫区人民急需的物资;当一些国家人员撤离疫区时,中国派出了顶级的医疗专家和人员,同疫区人民并肩战斗、共克时艰。今年11月,中国领导人宣布,中国决定继续向利比里亚等西非三国提供新的一揽子援助,支持三国疫后重建,帮助三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
“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些找你去出席派对的人,而是在你卧病在床时来到你身边帮助你、鼓励你战胜病魔,振作起来奋发前进的人。”利比里亚外长恩加富安的话道出非洲人民内心深处对中国兄弟的炽热情感。这情感,生发于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的友谊故事。从火柴厂到经贸合作区,从坦赞铁路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座丰碑矗立在热土上,铭记在人民的心里。
历史也见证,非洲人民站在公理正义的一面,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对中国给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在数量上超过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1/4,普遍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际正义的立场。正是在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功申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西方的反华人权提案被一次次打掉。
中国人民永远记得,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非洲国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国家人口不到200万、自己并不富裕,却慷慨捐出200万欧元。
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中非友好合作,从一艘小船成长为巨轮,沿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向不断乘风破浪前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习近平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