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高考明年新增8省份用全国卷 使用省份达26个

记者从教育部昨天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发布会上获悉,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一年多以来,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今年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将减少到35个,减幅63%。同时,明年,安徽、福建等8个省份将开始在高考中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达26个。
评估
高教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
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牵头成立评估组,对《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领域中期进展进行第三方评估。
邬大光介绍,根据评估,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7.5%,提前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预定36%的阶段目标。
从录取率来看,评估显示,2000-2014年,高校录取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录取率由59%提高到74.33%,是1978年的12.3倍。
评估还指出,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后,中西部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对比2000年与2014年,中西部高校从544所增长到1363所,增加了近1.5倍,中西部高校数量占全国的53.9%。14年间累计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招生92万人。
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评估引用国际排行榜予以说明。英国QS“201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前400强中有58所中国内地大学,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前50强中有7所中国内地大学,入选学科总数位列全球第五和亚洲第一。在“2015年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大学百强大学达到21所,取代日本(19所)傲居亚洲之首。
热点
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表示,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从总体情况看,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等;一些原来受制于高考制度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破冰”,如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推进选课走班、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等;一些更加多样化的科学选才举措开始“破土”,如高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出科目要求、更多的高校招生录取探索使用综合素质档案等,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对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王辉介绍,目前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高考加分得到减少和规划,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高达63%;同时,增加使用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基本完成。辽宁、江西、山东3省份2015年已使用全国卷,安徽、福建等8省份已申请2016年起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016年的26个。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方面,除了浙江、上海已经发布方案外,包括北京在内的其余29个省、市、自治区均已经形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方案基本成熟,相关备案正在抓紧推进。”王辉说,下一步我国将全面推动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落地,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修订教材加大高中课程选择性
为了保证教材、课程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协调,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全面修订高中课程,“从课程方案的设置,到每一门课程的标准,每一科的教材,都要全面修订,加大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满足改革后高考‘选考’的要求”。
同时,申继亮还透露,要大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选课走班”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将出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研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使学生成长与学校管理相配套,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申继亮表示,希望能给普通高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南,也要求各高中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也坦言,全面修订高中课程,将对师资配备产生较大影响,设施设备、校舍等可能不够用,之后均加强投入保障。
建议
未来招生向高职应用型本科等倾斜
邬大光同时也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比如教育经费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等。评估组建议,未来高等教育规模应从原先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高等教育招生的增量继续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高校的办学活力,同时,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与教育经费投入挂钩制度,加快引导高等教育分类设置,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
京华时报记者 张晓鸽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高考 全国卷


吉林省开通直飞塞班航班
英乔治王子随父母出访 睡眼惺忪狂揉眼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中身亡 享年41岁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
罗马尼亚庆祝空军节
贵州黄平:第六届AOPA国际飞行大会开幕
美国宣布关闭全球最大黑市交易网站
第13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