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苛责企业家“一毛不拔”是道德洁癖
12月4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家公益行为研究报告》称,超过七成企业家捐赠额为零,可谓“一毛不拔”,而互联网行业最“慷慨”,马云排名第一。(12月5日《贵州都市报》)
财富来自社会,当回报社会,这已经是我们十分熟知的西方企业家从事慈善事业的基本理念,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家成为大慈善家,选择裸捐自己的个人财富,比如在前几日,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夫妇宣布捐出Facebook股份的99%(价值450亿美元)。面对我国高达七成企业家在慈善捐赠上当“铁公鸡”,“一毛不拔”,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够强,对慈善事业不够热心,但我们不能就此以自己的道德洁癖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予以苛责,不要动不动就说马云与扎克伯格相差600个王健林这类论调。
捐赠是种权利,而不是法定的义务,自愿是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个人既可以选择捐赠,也可以选择不捐赠,以及选择捐赠多少,都是个人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和指责。而且,捐赠的多寡,不是衡量一个人爱心大小的标准。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家向社会捐赠大量财富,你可以赞誉他道德高尚,但高达七成的企业家当起慈善“铁公鸡”,你却不能批评他们是道德败坏。所以,指责七成企业家当捐赠“铁公鸡”,本身就不符合慈善宗旨,只是一种道德洁癖。
事实上作为企业家、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应当是在遵纪守法,恪守社会道德的基础之上,把自己的企业经营下去、经营好、发展好,能够招聘更多的社会人员,让更多人的可以实现就业,解决更多家庭的经济来源,让更多家庭的生活过的更好,这也应该是企业家、企业从事慈善事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相反,如果企业家成为大慈善家,却把企业弄倒闭了,导致员工失业,让员工的家庭生活遭遇困难,那么捐赠的光环也要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企业家,要不要捐赠、什么时间捐赠、怎样捐赠,以及如何从事慈善事业,除了看他的个人意愿和慈善理念深浅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当下的经济能力。
当国家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很多企业效益不高,经营状况不是很良好,甚至面临倒闭的局面。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困境之下,还要求和逼迫企业家或者企业当慈善家,积极去捐赠,显然是毫无道理的一种苛求,甚至成为压垮企业、企业家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对于有可能遇到困境的企业家,不但不该指责他们捐赠“一毛不拔”,相反应该呼吁政府对他们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富人乐善好施,当然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健康、现代的标志,让中国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当然很有必要。但应当是从提升他们的慈善理念、税收优惠政策等途径引导,而不是用道德大棒倒逼和驱赶。(何勇)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企业家“一毛不拔” 道德洁癖 慈善理念 富人捐赠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