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光明食品是想用人事解决制度缺陷?
光明网评论员:距离吕永杰担任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一职以来仅有两年时间,12月2日晚间,光明食品集团在其官网出其不意地又公布了集团换帅的消息。将由是明芳担任光明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职。同时更替的管理层还有副董事长等人。
光明集团上一次换帅的情形和与之相伴的腐败丑闻还近在眼前:2013年11月,距今仅仅两年,光明食品集团宣布,58岁的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宗南“因身体原因”去职。其后,上海市检察院发布消息称,王宗南因涉嫌挪用公款、受贿被立案侦查。
此事如同拉开了光明食品集团高管被查的幕布:在王宗南落马一个月后,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金枫酒业总经理董鲁平也曾因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在董鲁平被查一年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郭本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共上海纪委调查。几年以来,人们几乎很难看到这家自称“国内名列前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企的业务新闻,倒是每年都要来一发的腐败丑闻,刷出了“光明食品”的存在感。
了解这个背景,也许能理解光明食品的几次换帅为何仓促又令人费解。此次被接替的前董事长吕永杰,已届退休年龄,被舆论称为“临危受命”、“过渡性人物”;而接替他的是明芳,一直从事旅游行业,更因“此前从无食品从业经验”而引起了媒体的猜测。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企高管换帅虽然密集,但基本上都是在同行业遴选人才。比如,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到龄退休,两桶油分别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王玉普、中海油原董事长王宜林接管;再比如,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林接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接替此前落马的徐建一掌管一汽集团,等等。以此对比“光明新董事长无食品业从业经验”的情况,很容易推知光明食品在各种“前腐后继”的事件后,现在的阵脚和内部管理状态。
人事动态是机构经营状况的直接表征。一家大型企业频繁更换一把手,因“应急”和“过渡”更换一把手,甚至要从其他领域“引进”一把手,这样的安排无论是为了把原有的利益集团和新领导班子之间做一个切割,还是意在迅速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都反向表明了,企业之前管理的混乱和利益格局的固化。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光明食品在食品生产上先后陷入“酸败门”、“烧碱门”,在资金运作上还曾爆出过用虚假监理报告和审价报告骗取巨额农业专项资金事件。人们很难不产生疑问——换帅频繁、腐败频现和经营丑闻迭出之间,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逻辑自洽?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出台三个月,国有企业正处于新一轮改革落地的关键期,那些人事变动和腐败事件交替出现的企业,为新一轮改革提供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教材”:意图以人事变动弥补制度缺陷,结果反而导致了制度的脆弱和不确定性;意图通过不同的领导者、不同的个人品性推进改革,结果反而会强化改革中的“人治”因素。这些悖论,需要在改革中慎思。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光明食品 食品安全 吕永杰 换帅频繁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