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雾霾来袭,为孩子扎起一道防护“篱笆”
12月5日,北京市应急办发布北京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指令,12月7日至9日,北京市会再次出现一次天气污染过程。对此,市教委立即通知各区县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及本区分预案,严格执行橙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止户外活动。许可中小学校在持续橙色预警期间,根据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和学生、家长的要求弹性安排教学活动。
任何时候,孩子们都应被赋予最大程度的呵护和关爱。空气重污染再度来袭,相关的防护措施、切实的行动都要立即跟上来。为应对这轮空气污染,市教委迅速展开行动,进行各项前瞻设计,学校和老师也继续战斗在防霾治霾的一线,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为孩子们撑起了一把安全防护伞。
雾霾期间,学生的课业同样不能忽视。对此,很多学校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应对方案,让课程照样进行。这里的“停课”不是停止教学,不是放假,而是把教学场地从学校“搬到”了孩子家里,即“数字学校”。打开电脑,孩子们便可以学习名师同步课程,阅读经典图书、跟作家学做绘本、写科幻、参与“数字科学家”探究、学习“3D设计和打印”等等课程。类目多,内容足,让孩子在家也能学习好。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学校”也开通了“雾霾知识”专题教育栏目,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科学地抵抗雾霾,保护自己,做防霾治霾的主人翁,做绿色环保的文明人,做科学治霾的宣传员,等等。
同时,除了“数字学校”,有些学校也采取了一些较为科学、有效的实际防霾措施,让孩子在学校,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不受雾霾的伤害。比如,大兴星星学校让学生都戴上了“防霾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比如,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兴建了两个巨大的“圆顶帐篷”运动馆,当课外活动遇上雾霾天时,这里便是最好的运动场,等等。
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应对雾霾问题和保护孩子、促进教育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出了教育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刻内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问题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把应急措施做得更细、更实一些,不管什么时候雾霾来袭,我们便能不乱阵脚,从容面对,便能时时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坚固的防护篱笆。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天气污染 严重雾霾 “数字学校”教育机构 教学活动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