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网上法庭”是现实的正义
法庭的裁判一是依据法律,二是依据事实。只要事实上的真实性得以维护,正义的实现便不必固守特定的场所。传统上不论中外都有田间地头审理案件的经验,现在将法庭搬上网,并不会动摇法庭主持正义的形象。
近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发迹的杭州,四家法院正式挂牌成立了电子商务网上法庭。
打开网页,敲敲键盘,点点鼠标,“亲,我要立个案”,“亲,我愿意调解”……一个案件就办理完了——这样的场面将可能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8月中,浙江电子商务网上法庭上线以来,已收到诉讼案件247件,截至目前已经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有75件。将庄严肃穆的法庭搬到网上,将面对面的法庭审判变成面对摄像头和屏幕的沟通,网上法庭能够承担实现正义的功能吗?
在法治传统下,法庭是一个高度仪式化和形式化的场所,以种种方式“包装”出一个庄严的氛围,有助于呈现和实现正义。但近些年来,网络的运用使人们活动的效率迅速提高,在网上产生的纠纷也迅速增多。网络以一种虚拟的构造,成为了无数真实具体的人们开展买卖、借贷等商业活动的场所。法庭是否应该因应这种变化,也借用网络的高效性来处理越来越多的纠纷呢?
实际上,前几年已有一些地方的法院尝试使用QQ等即时通讯软件便利沟通身处异地的当事人,在QQ上完成庭审。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也已开始建立网上纠纷解决机制,让网络的事情归网络,甚至是用网络来解决线下产生的矛盾。
以目前技术发展的水平,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的地方——身份可以准确认证,行为可以有效追踪,沟通可以及时便捷……网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个比现实还更真实的场所。目前一些地方的海关查验已经用上了指纹和脸部扫描自动通关的设备。这种非人工的通关,实际上和网络上的身份认证一样,都冲击着人们对于现实性和真实性的传统观念——未必面对面才意味着真实。
这种新的“真实观”正是网上法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的观念基础。法庭的裁判一是依据法律,二是依据事实。只要事实上的真实性得以维护,正义的实现便不必固守特定的场所。传统上不论中外都有田间地头审理案件的经验,现在将法庭搬上网,并不会动摇法庭主持正义的形象。
网上法庭的出现并不是说虚拟世界侵入了现实的正义,而是恰好体现了现实的正义。“现实”在这里做两种理解:一是司法顺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新趋势;二是借助高效的技术手段,在确保司法核心要素运行无误的前提下,应对越来越多的纠纷,提高司法效率。如何更有效率地实现正义,这是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最需要回应的正义问题之一。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网上法庭”电子商务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