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员工主动加班被开除凸显“剥削心态”
近日,一则员工因主动加班被公司辞退的新闻在网上爆红,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中一个尴尬的话题的探讨——加班。这个话题,从建立劳动关系那一天开始,就横亘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老板总是希望员工多干活,员工则恨不得多拿钱。企业能做到规范而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恐怕就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平衡了。(12月9日《劳动午报》)
据报道,原由是去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客户发来消息对张先生说产品有些问题,让他处理一下。于是连续两个星期天他都泡在工作上。他本想自己的勤劳会得到老板的欣赏,并会为他支付一些加班费。没想到老板不仅没有表扬他,还一顿训斥。最后,公司以张先生不遵守规定违规出勤,事后又不服从公司写检讨书的处罚为由,解除了与张先生的劳动关系。
长期以来,企业的加班加点,员工受不了,出现了“加班厌倦症”,以致网上热卖假条成了一种生意。人们对加班是“恨之入骨”。 发生这样的怪事,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令人费解的不是员工太傻,也不是企业对员工的关心,而是企业利用自身话语权,对劳动者利益的剥夺。
如今的不少企业,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把加班作为剥削劳动力的工具,有的以高额加班费诱惑员工,有的以企业需要为借口,擅自制定土政策逼迫员工加班加点。 安徽合肥长丰男子张某,工作21年来法定假、年休假从未休过,还超时加班1980个工作日。没有员工无缘无故的去愿意主动加班的,也没有企业无缘无故不愿意员工加班的,没有哪个企业有这样的关爱员工。
张先生主动加班,目的是为了客户的需求,销售代表为处理客户诉求连续两个星期天泡在工作上,这本是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应该得到褒奖,没想到出力不讨好,还遭遇开处处理。最大的原因不是员工不该主动加班,而是主动加班提出给点加班费的要求惹得祸。
主动加班不仅是一种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主动劳动,理应得到报酬,企业对于这样的忠实员工本来应该给予表彰和奖励,不仅有利于培养职工敬业意识和忠诚度,而且有利于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可是利益博弈下,企业为了蝇头小利甘当“周扒皮”翻脸不认人,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眼光,实在砸企业的牌子断自己的后路。如此任性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法官表示,虽然加班并不是公司自愿,但是公司以此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显然有些牵强,这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最终被法院依法判决公司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8.7万元,连同尚未付清的工资,一共需支付张某11万元。
这一案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教训:其一,员工敬业精神被忽视,员工利益被无情剥夺。员工平时只能讲奉献,“不能言利”,加班加点,不讲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企业才能被看好,一旦“言利”就会被另眼相待,这是企业“剥削心态”的反应,其二,企业只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极端自私,企业只把员工当牛看,“家”的冷空气太多,所以就形成了强力的反差。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员工主动加班被开除 “剥削心态”


田径——世界挑战赛:博尔特百米夺冠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开幕
“海蓝鲸”号正式投入运营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