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命题岂容儿戏
近日,辽宁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题目同一家培训学校考前提供的模拟题大面积雷同,出题人现已停职调查,1700多名考生将重新考试。
据报道,试卷中140道考题,有110道与模拟题完全一致,这已不是偶然的命题疏漏,而是严重的事故。在考试已经结束,命题不能回收的情况下,不计各项成本安排再考是对考生最大的保护和尊重。毕竟,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平。
据普通人的理解,考试的主体是考生,考生需接受各个环节的诚信审查,但对考试组织者(包括命题者)的审查,往往并不透明,且讳莫如深。辽宁的这起事件,若不是有考生在考后即时发现,恐怕早已瞒天过海,相关部门对事件反应的迟钝难道不令人愕然?此次考试是辽宁省就业人才服务局接受海城市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完成的,在事件曝光后,人才服务局公布了调查结果,结果却不能服人:事件系“具体工作人员过多采用已经使用过的试题”及“试题的审查环节,软件系统发生故障,改由人工审核”造成的。在具体工作人员单纯地过多“采用”旧题后,居然没有其他审查人员进行监督、核查;同样,由于软件故障,人工审核环节中居然照旧一点问题也没发现。无论是因为审查人员为数太少,还是根本没有,都已挑明,命题组的力量薄弱得惊人,如此队伍进行命题,命题岂不沦为儿戏?
命题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命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是直接同系统化的安排相联系。为了责任最终落实到位,命题组中每个人的职责都无可替代。同时,为了避免命题过多地打上个人烙印,“不同的人出不同的题目”是最一般的规则。该事业单位的考题,140题中直接抄袭了110题,这只有两种可能:除了一个人在命题外,其余人在睡觉,或者因为缺乏系统分工,大家一致同意抄袭。在事件中,我们还需注意,录用单位和命题单位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是正当的,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辨识出监管失位的端倪。人事部门所以委托人才服务局出题,主要因为出题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不会自己设置一个出题部门,因为招录员工带有周期性、间歇性,如果委托专门的出题单位命题,既能节省成本,也保证了试题的质量。命题权需日益统一还是逐步分散到独立的单位,是一对从未消失的矛盾。从公平的角度看,命题权授予统一的单位恐怕更为合宜,还能够因此节约不少成本。无疑,必须尽快结束两种选择之间的拉锯战,这样,集中资源、规范化地提高命题能力才有可能。
在事件中,由于软件故障,人工审核的无能暴露无遗。其实,若是换成市场上培训机构的教师,他们对历年考题早已成竹在胸,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由此可见,在命题日益专业化的现在,某些单位的命题能力令人担忧,如此素质焉能不出事?近年来事业单位在命题上多有事故,监督、审查不力绝对逃不了干系。除了加强对命题者基本学养、素质的审查外,对其个人身份,包括从业情况、兼职状况等都需要有清晰的核查,而不能仅仅将公正建立在个人无法确证的道德宣誓上。只有将这些都做到位,才能摆脱一出状况便陷于百般被动的局面。(施 经)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事业单位招聘 试题雷同 考试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