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北大后勤乱象:工人十年无劳动合同 月收入两千
问题5:建筑工人追讨工资难,基本权益严重缺失
由于建筑工地在劳动模式上同食堂等后勤部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调研团队把在建筑工地发现的主要问题这块单独列出来。
调研团队了解到,通常是一个地方的人依靠乡缘关系组成一个包工队,由包工头带领,集体到工地工作。当然,实际上包工头只是建筑业中所盛行的分包劳动体制的一环,这成为建筑行业欠薪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包工头承担着经其手直接向建筑工人发工资的责任,工人一旦拿不到工资就会去找包工头,然而,包工头本身也常常成为被拖欠工程款的对象。
据一名包工头讲述,考虑到建筑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长时间和低保障,普通工人五六千的工资其实并不很多。平时工人们则在包工头那里领取一点微薄的生活费以度日,只有在年底结算时才能够拿到自己这一年来的血汗钱。
报告中写道,建筑行业是缺乏合同和社会保障的重灾区,北大的工地也难以幸免。在调研团队接触到工人和包工头里,只有包工头会与建筑商或者劳务公司签署用工协议,工人们出于老乡的关系仅与包工头有过口头协议。没有一位工人签署过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自然是无从谈起。“这巨大的法律风险便成为了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严重缺失和日后追讨工资难的症结。”
访谈中,一位工人称,所在的包工队里的工人没有签合同,老板欠了他们一百多万就跑路了。工人们告到北京市政府,“牌子举过,横幅拉过”,但最后仍然因为缺乏劳动合同等必要的法律证据而不了了之。
相关资料显示,类似的欠薪事件在建筑行业里几乎成了老大难的顽症。另一位工人向调研团队展示了他身上的伤疤,那是一次工伤事件留下的痕迹,受伤过后,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工伤赔偿或补助,甚至连受伤期间的工资也被克扣。
编辑:杨岚
关键词:北大后勤乱象 十年无劳动合同 月收入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