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谁在反对“三明医改模式”
三明医改模式,让药品的核心竞争力从“关系”回归到“疗效”,促使药商在药效上下工夫而不是在公关上下工夫。因此改革的“副作用”并不是使药商倒闭,而是逼迫药商转型。
12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以5分多钟时长报道了《医改深水区的“三明路径”》,这是继国务院十月以来连续发布两个医改文件之后,三明医改将成为全国医改样本的另一个明确信号。但是,自2012年三明实施系统性医改以来,“杂音”、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就没有中断过。谁在反对“三明医改模式”?
医改一方面涉及每年数以千亿计的医药销售额和数百万从业人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则牵扯着无数病患沉重的医疗负担,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各领域深度改革困境的一个缩影。
何为三明医改模式?简单说,三明医改确定了“三个回归”的目标: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质、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为此,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与岗位工作量、医德医风、社会评议挂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26家经办机构整合,实现“三保合一”。
三明医改之所以能启动,是因为三明这个经济平平的地级市在改革之前陷入了医保基金严重亏损的状态。根据央视报道,假如不改革,今年三明的医保基金亏损就可能高达五六亿元,并且缺口还将逐年扩大。如此巨大的财政冲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目前还难以断言三明模式就是医改的终极出路,但不容置疑的是,三明模式已经带来了明显的正面效果。这个以“三医联动”为核心的改革方案,撬动了医院、医疗和医保三个方面的既定格局。目前三方面都成了获益者:医生的正当收入提高了;医疗摆脱了医药利益开始回归医学规律;医保基金迅速跳出严重亏损状态,反而盈余两亿多元。患者医疗负担也有所下降。
有人获益就有人失去利益。谁是利益损失者?对利益链的简单梳理就足以发现,医药商是最大的利益损失者。三明改革后,仅这个中等规模的地级市就少支付了17亿多医药费——而全国有三百多个地级市。自然,药品流通链条上的一些医疗行政官员和医生,灰色利益的空间也受到了挤占。
卖药不是目的,健康才是目的。一些国家的药品价格也不低,但是支撑高价的并不是权力寻租,而是对新药开发的高投入。高药价可以激励药商积极开发新药,与增进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并不相悖。但在自研药比例极低的中国,这个逻辑并不适用。
三明医改实际上改变了医药以权力寻租为核心的竞争机制,改变了药品越贵越好卖的诡异现象,让医生根据医疗效果来开药,而不是根据药品回扣的多少来开药。这样的改革,会渐渐让药品的核心竞争力从“关系”回归到“疗效”,促使药商在药效上下工夫而不是在公关上下工夫。因此改革的“副作用”并不是使药商倒闭,而是逼迫药商转型。这样的改革,自然有利益受损,但让我们的医院更像医院了,医生更像医生了,病人也会更像病人一样被合理对待了。
□叶竹盛(华南理工大学讲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三明医改模式”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